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024-05-16

1.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在充分收集、消化和吸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地球科学和成矿理论为指导,并综合矿床学、岩石学、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岩(矿)相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相结合、矿物学研究与同位素测试相结合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两个典型矿床开展全方位剖析,并进行对比,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详细的室内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哈达门沟金矿床和金厂沟梁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等手段,深入剖析金-钼(铜)矿床(点)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以确定金-钼(铜)矿床的矿床类型和成矿机理过程以及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和演化规律,探讨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找矿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全面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包括矿区地质勘查报告、研究报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著和文献,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2)重点对两个典型矿床开展详细的矿床学研究,开展以路线地质观察、典型剖面测量,了解工作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演化特征,查明它们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重点观察研究含矿地质体及矿体的产出特征、几何形态、接触关系、岩矿石类型和热液蚀变特征。在以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集岩(矿)石标本样品。
(3)选取代表性岩矿(石)标本,磨制光(薄)片,碎样,挑选单矿物,为开展室内研究和各种地球化学测试做准备。
(4)对代表性金矿矿石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进行温度、压力、盐度和成分测定,查明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组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推断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和演化,揭示成矿作用过程。
(5)对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特征研究,揭示成矿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特征以及与区域岩浆活动的关系。
(6)对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锶-钕-铅同位素研究,确定成岩(矿)物质来源、源区特征和演化过程,了解壳、幔物质在含矿侵入岩和金属矿体中所占比例。通过氢-氧-硫同位素的研究,对成矿流体的产物(矿石和蚀变岩及其所含矿物)进行系统分析,阐明成矿流体来源和运移过程以及成矿物质聚集机理,揭示地壳不同期次演化阶段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
(7)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通过锆石SHRIMP U-Pb和LA-ICP-MS U-Pb方法对岩体年龄进行约束,通过辉钼矿Re.Os,绢云母和钾长石等含钾矿物Ar-Ar年龄测定来确定成矿作用的时限。
(8)综合研究,结合本次野外观察和室内测试成果,对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开展解剖性研究工作,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两个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工作,并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深化对华北板块北缘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为区域金矿找矿勘查提供指导。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本次研究拟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采取如下技术路 线: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地球物理信息和试油资料及相邻区块油气勘探开发成果的 基础上,以12口钻井的岩矿资料和测井资料,以及HZ9-2和HZ27-4两个构造带的三维数 据体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多学科 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对深层储层沉积-层序特征、岩石学特征、成岩后生作用特征、储 集物性特征和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规律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如 下图所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以测井和岩矿资料为基础,精细分析12口钻井剖面古近系的岩性相、沉积相、沉积演化序列和层序地层学特征;
2)在各项岩矿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深层储层的成岩作用方式、成岩演 化序列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
3)充分应用粘土X衍射、有机质RO反射率、包裹体测温、微区电子探针和有机酸 流体分析资料,研究惠州凹陷古近系深层储层的埋藏史、热史、有机质和流体演化史,以 及对深层储层成岩史、孔隙演化史和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控制;
4)在上述(2)和(3)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惠州凹陷古近系深层储层原始孔隙 的保存条件、保存程度和次生孔隙形成机理,物性特征、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
5)以HZ9-2和HZ27-4两个构造为重点区块,VSP测井资料及钻井合成地震记录为 井-震对比的主要方式进行三维地震层位标定,地震层序划分和地震相分析,在地震剖面 上对储集砂体进行追踪对比;
6)在已有构造模型和地震剖面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储层精细标定及正演模型制作,分析地震属性与深层储层岩性信息的关系,充分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震相分析技 术、地震地层反演技术,对HZ9-2和HZ27-4构造有利储集单元的纵横向分布规律进行预 测,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依据地震层序模式与沉积、层序研究成果,建立HZ9-2和HZ27-4构造的一维储层 地质模型;
(2)分析此两构造的深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地震属性与沉积、层序和储层岩性信 息的相关性,提出深层储层的地震预测模式,在反演参数(GR、波阻抗)试验的基础 上,进行基于储层地质模型测井约束的地震地层反演,在区块范围内进行大尺度的深层储 层横向预测;
(3)以地震地层反演结果为主要依据,参考地震属性、地震相分析结果,根据沉积体系 模式与层序地层特征,编制对HZ9-2和HZ27-4古近系深层储层分布预测图,描述储层纵 横向分布规律。
7)以上述5)和6)的综合研究成果为依据,对HZ9-2和HZ27-4古近系深层储层的 油气勘探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形成古近系深层储层的成因特征、控制因素、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提出适合惠州凹陷古近系深层储层定量预测和评价的研 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图1-1)。

图1-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工作流程图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考虑到煤矿山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区实际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
2)采空塌陷问题及综合治理;
3)煤矸石和矿坑废水污染、占地综合一体化处理;
4)土地复垦的生态地质技术;
5)利用煤矿山湿地实现废水资源化的生态地质技术。
采用的研究思路为通过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研究采矿活动引起岩土体结构改变和将古物质输移到地表所产生的地质环境效应,运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提出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科学思路,据此,展开课题研究(图1.1)。

图1.1 课题研究思路框图

人工采掘岩土和煤炭使地下物质亏空,导致地面变形和塌陷;采空塌陷问题综合治理就是对覆岩变形方式和过程加以控制,包括事先预防控制和事后治理修复。首先研究地面变形机理,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分析地面变形稳定过程,确定风险分析和稳定性评价方法;然后对规划开采区段进行采后风险预判,对已有采空塌陷区进行稳定性评价和预测。根据风险预判结果调整开采方案或采取搬迁避让等措施,对采空塌陷风险实施控制和预防;根据地面稳定性动态评价,确定适宜开展治理的时间和空间区域,以确保塌陷区治理与煤炭生产过程和地面变形发展态势相协调。对建设用地,根据煤矸石、黄土介质的扰动情况,提出地基处理的力学设计参数;对农业用地,依据不同生活型植物与其地境的有机联系,确定农田复垦的覆土土质、覆土厚度。
人工采掘活动在造成地下物质亏空的同时,将古物质输移到地表,参与现代地球表生带物质能量循环,产生煤矸石和矿坑废水污染、占地问题,本课题提出综合一体化处理思路予以解决。对煤矸石山、废水排放系统的空间位置进行重组,将矿坑废水排放出口上移至煤矸石山上游方向,变煤矸石山、矿坑废水多源污染为单源排放,形成一个由废水排放出口→煤矸石山→地表水组成的一源一汇的流动系统,将污染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向煤矸石山掺加黄土,使煤矸石、黄土、矿坑废水混合,通过对环境介质作用过程的控制,使混合液达标排放,同时煤矸石被淋洗后可加快贫化过程利于煤矸石山绿化;混合液排入地表水后,对原有湿地进行扩容,运用植物、底泥、水体等水域生态要素的共同作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在煤矸石山顶部进行复垦或绿化,解决煤矸石山占地和表面扬尘、冲刷淋洗污染问题;依据植物与其地下生存环境的关系,确定煤矸石山复垦绿化和湿地扩容方案。
塌陷区土地复垦和煤矸石山复垦绿化,是一种植物恢复与地境的重建过程,采用生态地质学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开展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然后进行植物根群调查,以确定不同生活型植物与地境层片的对应关系;通过土壤剖面调查,分析地境内生态因子特征;根据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境深度确定不同生活型植物复垦的覆土厚度,根据地境内生态因子确定适于植物生长的肥力参数,进而选择复垦的覆土土质;据此开展塌陷区土地复垦和煤矸石山复垦绿化,可将植物与其地下生存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
矿坑废水经综合一体化处理达标排放后,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水质仍然较差,不能充分利用;二是多年来的矿坑废水直接排放,使王河湿地受损严重,虽然废水达标排放后可改善湿地生态,但依靠自然演替的修复过程极其缓慢,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加快湿地生态演替。基本思路是通过湿地生态建设实现废水资源化。根据湿地植物的植株、根系、底泥、水体对有害组分的吸收、截留、埋藏矿化等作用,确定现有湿地的除污能力;根据综合一体化处理后混合液资源化的要求,对湿地除污能力进行规划,配置合理的缓水湿地面积和植物生物量。湿地植物的配置,同样按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地境深度、地境内生态因子的要求进行。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从地表露头或钻孔岩心的研究入手,综合利用钻孔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资料,以沉积盆地整体性为着眼点,根据构造-沉积-热体制以及沉积间断和沉积环境演化特点将盆地划分为不同层次结构的建造块,然后详细解剖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建造块的内外沉积构成,综合解释沉积体系和成因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和盆地演化模式,进而达到对盆地含油气特征的评价和预测。简单地说,层序地层分析就是从沉积学和地层学两方面对沉积盆地进行系统工程的研究,因此,层序地层分析更好地揭示了沉积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也更有利于含油气盆地生储盖配套研究和储集层的预测。
本书以层序地层学为研究主线,研究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和莺歌海组沉积体系构成,建立盆地等时地层格架,查明不同体系域内主要储层砂体的分布,为该区储层(储集体)和有利的构造-岩性圈闭的预测提供地质依据。同时结合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研究隐蔽油气藏成藏特征和规律,构建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地层分析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的系统思路和方法体系。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如下(图1-5)。
1.区域构造与盆地内部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考虑到莺歌海盆地演化受区域构造活动的控制作用显著,本书从区域构造活动入手,着重分析印支地块的构造活动特征以及对莺歌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以助于探讨莺歌海盆地的发育机制。此外,莺歌海盆地内部构造特征的分析是进行构造古地貌恢复以及层序地层解释的基础。
2.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观点,以研究区常规地震剖面资料和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根据层序界面的地震相特征,并综合考虑全球海平面变化特征、钻井标定等,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强制海退的概念,进行层序单元内部构成的识别与解释,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建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以及反映各沉积体系域构成特征的平面图、剖面图的编制。
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钻井资料进行精细的观察、分析,划分不同级别的层序单元和沉积体系域。具体包括从岩性相、测井相、地震相等方面进行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单元的分析,通过各个基本要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的各种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及内部构成特征。研究过程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井沉积相分析:一方面是通过钻井岩心提取各种相标志信息,包括岩石颜色、岩石类型、碎屑颗粒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标志等,绘制代表层段的高频层序关系图;另一方面根据多种电性曲线形态特征及其组合特点、准层序的叠加方式,绘制其层序展布、体系域类型、沉积相特征及其各微相类型图;②强调利用高分辨率过井地震剖面配合,强调剖面的分析与单井分析的相互校正与验证;③井间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的对比分析,可进行四级层序或体系域的划分和对比。

图1-5 层序构成样式及构造控制作用的研究流程

3.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层序类型、层序发育样式分析
综合地震与钻井的层序地层解释结果,进行层序地层的构成特征分析,包括各沉积体系域构成特征、时空展布规律等。重点研究对象放在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的低位域沉积特征的研究之上。将层序地层分析与构造地层分析相结合,以大量的地震解释为基础,以盆地内不同构造发育部位对沉积的控制为出发点,对莺歌海盆地层序类型、发育样式等进行分析。
4.沉降史模拟与盆地古地貌恢复
通过定量-半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回剥分析原理,以地层解释、沉积环境解释为基础,以沉降史二维模拟软件为依托,对盆地3个主要沉积时期的构造古地貌进行定量-半定量的恢复,重建沉积时期的地貌形态。通过总沉降量等值线图的编制,进行盆地构造活动强弱差异性分析。通过构造古地貌图的编制,进行构造单元特征研究与划分。
5.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分析
综合层序地层解释结果、体系域构成特征、层序类型以及层序发育样式的研究与构造地层分析相结合,进行构造对体系域发育特征、层序类型以及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作用分析,探讨低位域的形成模式与主要控制因素。
6.天然气成藏模式分析与有利储集体预测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取得的认识,综合前人在该区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从烃源岩、储集体、生储盖组合特征分析入手,进行成藏组合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区的成藏模式,预测有利的区带。

5.  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从成因分析出发,强调综合性研究:
①在研究资料上,采用地震、钻井(测井、岩性剖面)与地面露头相结合,进行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使之相互配合与检验;
②在研究内容上,将地层、沉积和油气成藏条件相结合,综合分析地层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形成、聚集的关系;
③在研究手段上,将区域资料分析、实验测试与计算机分析、模拟相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以重点井沙11和沙32的钻井与测井资料、几条区域地震剖面,3个典型露头的深入解剖为中心,结合推广到面上,提出对塔北地区层序地层划分、沉积基准面变化、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以及有利油气成藏组合和有利区带的认识。
在工作中,强调以下几点:
①不整合面的性质与特征分析;
②沉积旋回性分析;
③新技术、方法的应用;
④从新的层序地层的角度评价油气成藏条件。
层序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四种因素)控制。这些控制因素虽然对层序的影响不同,但复杂的地质过程使得很难将它们的作用明显区分开来。目前争论较大的(特别是对陆相盆地)是控制层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构造作用还是海(湖)面变化,这些争论虽然对层序地层的发展与应用不无助益,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无论是海(湖)平面升降或构造旋回运动,都能产生一个同样的功效,即造成沉积可容空间或沉积基准面的变化。而且大量的地表露头和井下岩心揭示,这种变化是旋回性的。这就构成了层序地层学应用的基础。本专题工作中,以对可容空间变化或沉积基准面变化的分析作为研究层序地层的依据。

 研究的基本思路

6.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意义

随着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成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使得深入探讨苏-查地区超大型萤石成矿作 用和过程成为可能。本次研究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详细的室内研究工作基础上,以苏-查矿床、 敖包吐矿床和贵勒斯泰矿化点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 流体包裹体测试等手段,深入剖析萤石矿床(点)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以确定萤石矿床的矿床 类型和成矿机理过程以及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和演化规律,探讨岩浆活动和萤石成矿的关系,在此 基础上确定找矿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全面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包括各种比例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查清区域主要地层、岩浆岩 和构造的基本特征;
(2)对典型矿床开展详细的矿床学研究,查明主要矿石类型和矿物组合特征,并选取代表性岩 矿(石)标本,开展室内研究和各种地球化学测试,查明主要的围岩蚀变特征和主要控矿构造特 征等;
(3)对代表性萤石矿石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查明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组成,成矿的物理 化学条件的变化,推断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和演化,揭示成矿作用过程;
(4)对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成矿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特征以 及与区域岩浆活动的关系;
(5)对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锶-钕-铅放射性同位素和氢-氧-硫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揭示萤 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6)通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基本厘定或约束区域萤石矿床成矿作用的时限;
(7)建立区域萤石矿床的成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萤石矿床及其他矿种的找矿勘 查方向。

7.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基本思路
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通过历史归因的考察,凸显我国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土资源利用的现状特征,通过实证材料进行描述和相互印证;以科学发展发展观引领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构建这些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多维视野和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土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战略,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阶段特征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路径选择与政策,为促进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国土资源基础。
二、主要内容
本项目以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土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土地、矿产、水、草场和畜牧、旅游等5种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分析与实证研究,对这类地区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战略、路径及政策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概况,土地等5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与保护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和借鉴国内外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经验研究,以国土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历史学、人文宗教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立足于阿勒泰地区区情及国土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为阿勒泰地区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决策支撑。本书系统总结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势资源转换等战略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对促进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发挥的作用等。
根据项目研究目标任务,本书包括导论、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概况及特征分析等八章内容。
第一章 导论。 本章主要对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 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概况及特征分析。 本章定义了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概念,界定了其范围。从行政区层面,研究了中国6省区29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研究提出了这类地区具有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环境保护等7个方面的特征。
第三章 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相关理论与战略政策。 本章主要对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的相关理论、相关政策进行了综述与研究。提出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4个方面: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科学理论、区域经济区理论和民族地区发展理论。
第四章 国内外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实践与借鉴。 本章选取国内外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典型实践,其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国内选取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伊犁河谷地土地开发工程实践。国外选取美国西部地区、日本北海道、前苏联西伯利亚等典型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实践。
第五章 新疆阿勒泰地区概况。 本章主要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自然地理、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等进行了简介,对阿勒泰地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十二五”规划进行了阐述。
第六章 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本章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土地、矿产、水、草场与畜牧和旅游资源等5种国土资源的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产业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5种国土资源及其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七章 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战略措施。 本章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土地、矿产、水、草场与畜牧和旅游资源等5种国土资源的禀赋、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等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提出国土资源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总体空间布局与模式、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耕地保护战略措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战略措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措施、草场与畜牧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措施、旅游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本章总结提出了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情总体特征、地区发展相关理论与战略政策、国内外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实践及其借鉴与启示、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与模式、分资源类别的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战略措施等七大结论与对策建议。
三、主要研究方法
利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征求意见法、专家论证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本项目设置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一)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系统收集整理与地区有关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自2000年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首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阿勒泰地区、县(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场与畜牧资源及旅游资源的相关资料、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其他资源的战略研究成果,对有关于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集成。撰写地区国土资源相关文献综述。
(二)实地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本研究的过程中,实地调研了新疆国土资源厅、“305”项目办、“358”项目办以及新疆地质相关研究机构。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建设局、新疆有色706地质队、新疆地勘局第四地质大队,以及新疆阿勒泰地区6县1市的国土资源局及相关单位,也实地调研了包括喀拉通克铜镍矿、阿舍勒铜矿、蒙库和金宝铁矿等区内几十家大型矿山企业和矿产品深加工企业。此外,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和走访的形式大量收集了阿勒泰地区的第一手资料。
(三)实证分析,拓展全面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对其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拓展到对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的研究,这是一种典型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由点及面,深入解剖,由特殊性到普遍性,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征求专家意见,科学论证,不断完善研究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采取召开座谈会及访谈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并收集阿勒泰、乌鲁木齐、北京各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国土资源部门及阿勒泰地区资源管理部门、矿业企业等各领域专家的建议,通过对各类建议的汇总分析,对研究报告进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
(五)深入分析对比研究,提高成果质量和实用性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通过与其他28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总结出新疆阿勒泰地区土地、矿产等5种国土资源的特点,参考借鉴国内外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实践,研究提出适合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战略政策。通过对29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内外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实践等的对比分析、深入研究,切实提高了研究成果质量和实用性。
四、技术路线
本书在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的基础上,回顾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总结取得的成效,结合国内外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践与经验与教训,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土地、矿产、水、草场与畜牧、旅游资源等5种国土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对比分析法、实证研究法、专家论证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战略(图1-1)。

图1-1 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战略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思路与内容

8.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一、主要内容
依据研究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本次研究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基本问题研究
本部分内容属于研究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重点明晰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研究内容规划、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设计,为本次研究设定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
2.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信息服务体系总体框架
本部分内容从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在全面分析当前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类型、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及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并依据调查分析结果,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3.高校图书馆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信息服务体系
本部分研究内容以河北省地质行业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河北省地质工作现状和面临的新机遇、河北省地质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地质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成长环境和影响科技人才需求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图书馆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信息服务体系;依据这一信息服务体系,对河北省未来一定时期内地质行业科技人才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河北省地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4.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
本部分研究内容在全面分析研究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态势、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划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优势,研究和探索了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网络实训平台建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在具体分析研究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构成的条件下,开展了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系统设计,并就实训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索。
5.高校图书馆双向互动型教学管理信息服务体系
本部分内容首先在对高校大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环节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全面分析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剖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规划构建了高等院校学生参与型教学管理新模式,建立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双向互动型教学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并就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
6.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及科技惠民信息服务体系
本部分内容在较为具体全面地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发展与演变态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高等院校开展科技工作的信息服务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规划与设计研究。同时,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以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以科技惠民为切入点,研究了高等院校科技惠民服务体系的内容构成,高校图书馆科技惠民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并选择典型院校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内容丰富全面的高校科技惠民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并就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7.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本部分内容以上述各部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为目标,以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相关政策措施为保障,研究制定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人员保障、技术保障、设施保障、资源信息保障及服务创新保障等方面的机制,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支持。
二、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依据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见图1-1。

图1-1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包含五个方面循序渐进的研究工作和过程:一是从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总体框架,进行课题的基础铺垫;二是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出发,研究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信息服务体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和双向交互型教学管理信息服务体系;三是依据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高等院校图书馆科技信息、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四是按照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目标和要求,研究建立高等院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信息服务体系;五是围绕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从人员、技术、设备、资源、信息及服务创新等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