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开采是哪个上市公司?

2024-05-10

1. 可燃冰开采是哪个上市公司?

1、可燃冰开采勘探方是中煤地质勘探总局上市公司。2、具有天然气开发的公司:海油工程(600583)、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东华能源(002221)、中海油服(601808)、ST贤成(600381)3、具有煤气层开发的公司:中煤能源(601898)综合上面的几家公司,可重点关注.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中煤能源(601898)、ST贤成(600381)受益板块为石油开采上市公司:泰山石油(000554)、荣丰控股(000668)、准油股份(002207)、中国石化(600028)、大元股份(600146)、天利高新(600339)、天科股份(600378)、中油化建(600546)、S上石化(600688)、丹化科技(600844)、中海油服(601808)、中国石油(601857)拓展资料1、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可燃冰分布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资源量巨大,是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早在19世纪30年代可燃冰即进入人类视野。1965年,前苏联首次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可燃冰矿藏,并引起多国科学家关注。此前,中国于2007年在南海也发现了可燃冰,储量约为185亿吨油当量。2、中国南海海域发现的可燃冰,分布于海底上,呈糖块状,甲烷含量高达99.8%。而此次发现的陆域可燃冰则与岩层结合在一起,甲烷含量为77%,同时还含有丙烷、乙烷、二氧化碳等。3、陆域可燃冰的开采前景较海域更为乐观。由于海域可燃冰在海底释放时会产生庞大压力,极易破坏海底生态环境。这一直是世界各国在海底开采可燃冰必须克服的难题。张洪涛此前曾预计,中国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海底可燃冰的商业开采。但对陆域可燃冰,他认为,只要中国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4、环保考量仍然是可燃冰开采的难题。张洪涛指出,陆域可燃冰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是世界上对环境变化非常灵敏的地带,环境相对脆弱,大规模的开采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

可燃冰开采是哪个上市公司?

2. 中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味着什么?


3. 新华网 可燃冰试采成功有何意义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其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于煤、石油、天然气十倍。
这次试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第一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全球占比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
可燃冰储量巨大,据估计可燃冰中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是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也意义重大。

新华网 可燃冰试采成功有何意义

4. 可燃冰成功试采,有潜力的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石化机械(000852):作为中石化系统唯一的油气设备供应商及国内最领先的油气设备制造商之一,有望充分受益国内油公司勘探开发力度增强。根据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我国页岩气产量年均增速为46.14%,目前涪陵页岩气田的主要作业设备均由石化机械提供,并且国内设备商更熟悉国内的地质结构,技术实力领先。“十三五”期间,天然气管道建设将提速,重大项目将逐步开工,5年间管道长度增长62.5%,其中中石化新粤浙管道工程南段有望年内开工,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海默科技(300084):国际领先油田多相流计量和生产优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亚洲最大压裂泵液力端制造商。
神开股份(002278):主要从事钻井场测控设备、石油钻探井控设备、采油井口设备和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等四大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突出的产品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以及机电仪一体化研发制造能力。
天科股份(600378):公司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简称PSA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行业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0%-50%。该技术主要从工业废气中回收提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技术之一。
中海油服(601808):在市场上拥有和操作规模最庞大和功能最广泛的大型装备群,可服务于整个中国海域的油田服务市场。
*ST墨龙(002490):公司产品覆盖是有钻采成套机械设备及主要关键部件,是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一站式石油钻采设备的提供商。
杰瑞股份(002353):公司主营油田专用设备制造,油田、矿山设备维修改造及配件销售和海上油田钻采平台工程作业服务。
中集集团(000039):承担此次试采任务的“蓝鲸1号”由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

5. 中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到底什么是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可燃冰”基础研究系统理论。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1]。

中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到底什么是可燃冰

6. 新华网 可燃冰试采成功有何意义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有很重大的意义:
随着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新能源的问题一直努力寻找中,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新能源的开发前进了一大步;
现在环保问题困扰着世界,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意味着可以很好地节约传统能源,为环保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意味着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世界可以用到更清洁的能源,同时可以大大的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7. 可燃冰试采是否成功?

6月2日,国土资源部就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采成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目前,试采井已连续产气超过22天,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气压气流稳定,井底状态良好。

本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
自5月18日试采成功之后,一直到6月2日,已连续22天产出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目前,钻井作业安全,试采区海底地层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大气和海水甲烷含量无异常变化,没有环境污染。
中国海域“可燃冰”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据了解,这次南海神狐海域开采的“可燃冰”是一种泥质粉砂类型,也是未来最具商业价值的一种。

据预测,“可燃冰”储量巨大,国际上公认的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预测资源量达800亿吨油当量。通过地质勘查,我国南海海域已经证实了有两个千亿方的大型矿藏。下一步,试开采团队将继续进行不同矿区和不同类型的“可燃冰”试开采工作,为促进“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积累更多经验。
力争到2030年实现“可燃冰”产业化生产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石油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意义重大。我国将设天然气水合物为第173个新矿种,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机制,推动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力争到2030年,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的生产。

“蓝鲸1号”海上钻井平台功不可没

中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也彰显了我国装备制造的能力。在这次试开采成功,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蓝鲸1号”海上钻井平台功不可没。

“蓝鲸1号”海上钻井平台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相当于四十层楼的高度,它的最大作业水深可达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更是可以达到15240米。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
“蓝鲸1号”还装配了全球最先进的液压双钻塔设计,可以实现一边打井、一边接管,让深海钻探作业效率提高30%的同时,能耗降低10%。此外,它还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DP(船舶稳定)定位系统,最精确的定位误差达到了0.1米,作业时可以在海中保持纹丝不动。
据了解,除了南北极及特殊海域海况的情况,“蓝鲸1号”可以覆盖世界上深水发现的所有油气田的勘探开发。

可燃冰试采是否成功?

8. 可燃冰开采受益股将有哪些

相关上市公司称无开采计划
与概念热炒相悖的是上市公司对可燃冰业务开展的冷漠反应。这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记者致电泰山石油、准油股份、中国石化等可燃冰概念股公司,对方皆表示近期内无开展可燃冰相关业务的计划。早在2009年9月,受可燃冰利好消息的影响,江钻股份(000852)(000852)股票价格持续两个交易日大涨,但随即,公司公开澄清称,并未生产用于可燃冰勘探和开采的钻头产品。
一方面,股市受概念的影响而波动,另一方面,相关公司却反映冷淡,对于这种现状,中国石油(601857)大学孙长宇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分析:“大家都知道石油总会用完的,虽然可燃冰也是一次性能源,但是,已勘探得知的储存量极大,利用率又极高,这都决定了可燃冰可以站在能源战略意义高度上。这一切都让它有了特殊意义。”
对于现下的各种新能源运用,孙长宇说:“由于能源问题的日渐突出,核能、风能、水力、太阳能等其它形式的新能源被日渐热捧,但相较之下,这些能源都有很明显的劣势。”“无论是核能、风能还是其它新能源,相较于可燃冰,规模小都是不容忽视的缺陷,这些缺陷决定了它们不可能站到战略的高度之上。”孙长宇说。
基于这种现状,即使相关公司一再澄清近期无开展可燃冰相关业务的计划,但却依旧挡不住概念之下的股价波动。鉴于目前探明的可燃冰多分布于海洋领域,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新一轮的资源争夺战中,以海洋石油开发为主的上市公司无论从财力还是技术层面上来看,都将独具优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