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024-05-10

1. 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施工单位报审结算存在的问题
在审计中发现,有的施工企业利用建设单位对建没工程结算的知识了解较少,不能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有效的监督的情况,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
2、审计工程结算面临的问题
(1)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结算计价难以确定。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建设、施工双方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在签订合同时签订与招投标文件相违背的合同或者按投标文件的内容逐一填写,尤其是建筑规模和中标价,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现象,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目的是为了竣工后高报工程结算价格打下伏笔,使原本十分严谨的合同失去约束力,建设单位失去了对施工单位工程报价的有效监督,容易造成决算价格偏高,同时,给工程结算造价审核带来难度的风险。
(2)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的根本目的足为了给划败节省资金,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但基建结算审计并不受所有建设单位的欢迎,因为有些建设单位的基建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与施工单位逐渐产生经济瓜葛,因而这些人思想上有顾虑,认为基建审计核减额越大,说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多,甚至出现施工单位都予以认可的核减,而建设单位反而不认可的咄咄怪事。此外,建设单位打着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的旗号,肢解工程项目,将一个本应完整的单项工程肢解成若干项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除了要支付总承包单位服务费、增加工程成本外,有的还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应商,甚至干脆代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等。所有这些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都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审计难度。
(3)材料成本难以确定。
现阶段建筑材料市场不规范,价格混乱。
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悬殊,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感觉到材料实际价格无法核实。成本难以测定。即使是审核其原始购货发票,也由于外部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使得真伪难辨,况且回扣与折扣普遍,更增加难度。
(4)监理单位没有尽职造成工程结算审核难以深入。
限于审计机关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实施工程结算审计难以做到全过程跟踪审计,更无法采取技术扫描和钻芯取样等先进检测手段,因而审计所依赖的工程实施过程抽样检测资料,只能以监理部门提供的监理日志为主要参考依据。但工程结算审计发现,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但并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或填写的不规范,或当时编造虚假记录。或事后补做虚假记录,或找小具监理资质的人员编制口志等等,所有这些,说明工程监理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监理验收,监理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 审计机关发现和查出问题后该怎么办

如果是审计,现行审计法第六章有详细规定。
说大白话就是:1、如果账务处理错误就调账;2、挪用的话就归还,截留的话就上交或下拔,套取的话就停拔或收回;3、乱收费之类退还交费人,退不了就没收;4、小金库没收;5、以上行为性质严重的送检察院或纪委;6、其他问题移送相关主管部门。
审计机关主要是检查监督权,处理权各个部门都抱得很紧。第6条的移送经常被主管部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屡审屡犯的根源。顺便吐槽一下。

3. 审计如何发现问题

从财政财务审计角度出发,主要会计账户及经济业务的项目审计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包括银行存款)项目审计  ①有关现金的内容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
  ②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③记录在账的现金是否确实存在,有无挪用现象,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现金的会汁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⑤有关现金的计价,如外币汇兑损益的计算等是否正确,有无虚增或虚减现金的可能;
  ⑥现金收支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⑦会计报表对现金余额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有价证券常常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而为单位所持有,其审计目标与审计现金的目标大致相同。
  2.应收及预付款项目审计  ①有关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一贯遵循;
  ②应收及预付业务会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记录登账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否确实存在,是否真正是被审计单位的债务;
  ④所有应收及预付账款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⑤应收及预付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⑥应收及预付账款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3.存货项目审计
  ①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一贯遵循;
  ②全部存货余额是否合理,有无超储或不足现象;
  ③账上反映的存货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被审计单位实际拥有的存货是否完整登记入账,有无遗漏;
  ⑤存货计价是否正确,单价与数量乘积是否正确,加总是否正确;
  ⑥趋近结账日的存货收支记入的会计期间是否正确;
  ⑦存货明细账汇总数,各类存货实际数汇总,与存货总账是否相符;
  ⑧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恰当,存货分类、计价方法是否正确,抵押转让、代存、折旧等情况是否得到充分揭示等。
  4.长期投资项目审计
  ①有关长期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②全部长期投资余额是否合理,有无不正当投资;
  ③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单位所拥有;
  ④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⑤长期投资资产计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
  ⑥各种长期投资有无收益,各种收益是否确实收取并在账上正确与及时地反映;
  ⑦各项长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恰当等。
  5.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项目审计
  (1)固定资产项目审计
  ①有关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遵循;
  ②各类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有,是否存在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
  ③各类固定资产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④各类固定资产计价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是否适当合理;
  ⑤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记录是否正确,是否办理了必要的手续?
  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折旧计算是否正确,使用的折旧率前后是否一致;
  ⑦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和净值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正确,有无充分的揭示。
  (2)无形资产项目审计
  ①所有无形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②各种无形资产的估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价是否恰当与合理;
  ③各种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摊销计算是否合理和正确;
  ④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适当和充分等。
  6.负债项目审计
  ①有关负债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执行;
  ②负债业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已经记录的各种负债是否确实存在,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
  ④各项负债记录是否正确无误,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⑤有关负债的计价,如利息的计算、折溢价的摊销是否正确;
  ⑥各项负债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是否遵守了有关契约的规定;
  ⑦负债余额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7.所有者权益项目审计
  ①有关所有者权益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②各种所有者权益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各种所有者权益记录是否正确,有无虚增现象;
  ④已经记录的所有者权益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⑤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形式、增加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其计算是否正确;
  ⑥利润分配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合理;
  ⑦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和充分等。
  8.收入与费用项目审计
  ①有关收入与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
  ②收入与费用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重记或漏记现象;
  ③各种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实现原则,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全部入账,是否均已取得,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④各种费用的确认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原则和配比原则,有关费用的计算、归集和分配是否合理、正确,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⑤各种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是否确实存在,计算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得当;
  ⑥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分类处理是否正确;
  ⑦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记入和会计期间是否正确与合理;
  ⑧被审计单位损益的计算是否正确,损益形成和损益分配是否合理;
  ⑨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列示是否恰当,揭示是否充分等。

审计如何发现问题

4. 如何从审计中发现问题

一、从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入手 
有的单位内部管理薄弱,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保证本单位的各项经济工作
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
实例:如在对某单位进行内控制度评审时,发现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漏洞很多, 
就将固定资产作为一项重要审计内容,通过审阅有关凭证记录、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和进行实
物盘点等方式,发现该单位存在大量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从而揭露其固定资
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等隐患。 
二、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确定审计重点
实例:比如,在对某单位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通过对会计报表分析,发现近
年来该单位的应付账款发生额变动较大,因此,便把应付账款作为一个审计重点,从而
查出该单位通过应付账款隐瞒支出和结余及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 
三、从资金运动的异常和原始单据的细微处发现疑点 
资金运动总是有其来龙和去脉的,对于非正常的资金来源和去向,通过内查外调等方式,
往往能发现重大问题线索。 
实例:我们在对某行政单位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其以拨列支情况较多,而且向某自收自支单位以项目名义进行拨款,于是就延着资金去向对收款单位进行审计调查,发现该单位财务管理混乱,收到的拨款根本没用到所谓项目上,大部分用于招待等支出,剩余款项进行大额存款。有时我们也会忽视一些经济业务相对比较简单的单位,主观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通过详细审查原始单椐也会发现疑点。 
如在对某党政部门进行审计时,因其职能单一,会计业务比较少,就对其进行了详细审查,并要求提供收款收据。审计中先将其入账的收据号记录下来,与其提供的收据存根进行核对,发现有2个收据号不在提供的收据范围内,遂要求提供有这2个收据号的收据存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供出收取部分企事业单位赞助费、资料费等设置账外账,用于招待及职工福利等支出的事实。
总之,审计疑点的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企业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还可以通过从企业外部调查走访、和调出企业财务科室的人员谈心等方式,搞清楚被审计企业的具体情况,争取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点。

5. 如何发现审计问题

5、系统、全面、深入地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种审计问题,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给审计问题定性,在审计报告中进行专项揭示、或者另行系统描述,引起被审单位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以此驾驭整个审计工作,并由此全面拓展相关审计、资产评估、工程审计等业务二、初级审计员快速发现审计问题的途径1、一个学员跨入审计行列,首先要养成不怕吃苦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对于填列审计底稿发现的难题,要学会选择恰当的时机,向项目经理、熟练审计人员谦虚请教。要充分理解项目经理的压力和繁重的任务。
2、初级审计员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做审计工作底稿。要逐步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整体架构,了解内控调查、循环测试、实质性测试之间的风险控制和逻辑对应关系,了解每一个具体审计科目与相关科目的关联性(收入与往来),了解每一个具体审计科目所采取的审计程序所对应具体审计目标的关联性、替代性,了解被审单位重要审计范围及重要审计科目。
4、初级审计员平常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善于对审计问题、事项总结整合,要经常性地分析、挖掘、总结、提高。很多审计人员不是看不出审计问题,但就是不能写出来,说得头头是道,一写错误百出。
5、审计员要及时吸收新知识。要努力参加各种考试,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等,通过考试,就能够硬性掌握许多新准则、新理论,才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审计知识,并且对于常规性审计工作方法,就会有一个更高的认识。

如何发现审计问题

6. 如何从审计中发现问题

1、多掌握相关法律和财经法规。法规可以为审计指明重点审计的方,也能为定性处理处罚提供支持。
2、多运用指标分析手法,确认企业或单位的管理漏洞或管理不到位的地方。
3、多实地调查,善于通过谈话掌握线索。
4、掌握计算机审计能力。通过数据筛选可确定大量嫌疑对象。

7.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该怎么处理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该怎么处理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该怎么处理的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于审计发现问题一定要慎重 
    1、所有发现,除了舞弊发现,都应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并协助改进,对于重大的、整改中需要增加资源或其他部门协助的应重点报告。
    2、拟报告的审计发现要事实清楚,并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解释和已经进行或拟进行的改进工作。
    3、内部审计也不是什么发现都要报告,必须有重点的反应问题,应该要有职业判断和风险概念。
    4、对于该审计经理已经造成的影响要立即设法消除。可以先与老板沟通,告知审计发现问题不假,但目前的处理程序有些瑕疵,请老板稍安勿躁,将相关问题再作核实,并落实被审计单位意见、了解其改进措施,然后再报告。
    5、被审计单位的安抚也要进行,他们是你将来还要持续监督和服务的对象,因为程序问题,得罪他们,真的很不值,将来的审计配合将变成带着敌意和猜忌的,将影响以后的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6、如果问题特别重大,甚至舞弊,则不要担心,这样的报告可能也是适当的,但要收回对其他子公司的影响,向他们宣传一般审计的程序,明确告知对特定子公司采取这样的报告方式是因为该子公司严重违反公司规定,需要按此处理。
    7、如果子公司没有重大问题,对内部审计也不必有过多顾虑,他们人心惶惶也许是因为有更多问题,对内部审计究竟是什么定位还缺乏了解,特别是因为该审计经理这样的报告方式又产生了新的误解。所以你们还要注意审计职能定位的宣传,让大家了解、支持内部审计。
    8、内审的目的也是规范企业管理,不是来搞某个人,不要把斗争的一套用到企业管理上。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结果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
     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何定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审计发现。每一个审计发现代表特定程度的实际或潜在的损失或风险。因此内部审计师在将审计报告提交管理层前应仔细考虑该缺陷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损害的程度。通常审计发现分成三类:无关紧要的、次要的和重要的。
    1无关紧要的审计发现
    一项无关紧要的审计发现-例如所有组织都经历过的抄写工作中的笔误,并不能让人觉得需要采取正式的行动。事实上,在正式的审计报告中写上这种审计发现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为这会分散内部审计师寻找重要审计发现的精力,而且这还会暗示着内部审计师没有能力分清一个小斑点于一大片污迹之间的区别。此外,这还会给人留下一个不良的印象:内部审计师是个吹毛求疵者。
    对于无关紧要的审计发现,我们既不应掩饰,也不应忽视。以下是可以接受的做法:①与该事项的负责人进行讨论;②确定该情况已得到纠正③在工作底稿中记录该问题④不将该细微的偏离写入正式的内部审计报告。
    在这里并不是建议所有偶然的笔误都不用报告。如果这些错误属于严重问题的征兆,进行报告则是适当的。这些错误可能表明员工缺乏培训、监管不到位和书面指引不够清晰等问题。在这些情况下,这些控制缺陷构成了审计发现。偶然的错误有时证明缺陷的存在,需要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2次要的'审计发现
    次要的审计发现需要报告,因为它比偶然的人为错误严重。如果不加以纠正,它会继续下去或造成坏的影响;尽管它可能不会阻碍组织主要经营目标的实现,但其重要性足以引起管理层的注意。有些次要的审计发现最好以《致管理层函》的形式报告。
    3主要的审计发现
    主要的审计发现是指那些阻碍组织或组织内部门实现其重要目标的一种发现。次要的与主要的审计发现之间的界线可能变得非常细微,在辨别两者时需要很好的审计判断。但如果提供合理的判断标准,内部审计师对于审计发现的分类就能站得住脚。由于涉及审计判断问题,一项发现是属于主要的还是次要的,最后决定权在内部审计师手里。该决定权不能让渡给管理层。
     拓展资料: 
     审计定义 
    1、在201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全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2、2003年6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准则》,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事务所审计、独立审计)并列为三大类审计。
     联系区别 
    联系
    与外部审计相比,共同点为掌握基本的审计技术,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鉴。
    区别
    1、独立性不同。
    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11年发布的IPPF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第1100、1110章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
    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
    4、业务范围不同。
    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主要内容 
    说明
    内部审计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表现出特定的审计内容:
    对医疗卫生行业
    【医疗收费监控】
    在系统中预设医疗收费物价考核指标标准,对医疗收费系统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如果医疗收费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相应标准指标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程序中向监督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
    【医疗设备监控】
    系统可以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再结合医疗收费监控,可以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收费进行控制,防止医疗设备漏费、私收费现象的发生;同时,方便医院领导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及收入情况进行了解。
    【药品物价监控】
    系统中药品物价实时监控,是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库存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库存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监控界限或参数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程序中向监督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
    对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执行监控】
    系统具自动读取预算系统的功能,根据设定的预算项目和财务数据的对应关系,实现财务数据与预算数据、财务指标与预算数据、预算指标的对比分析和穿透式查询,找出差异的原因,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定义,实现多种等级的预警提示。
    【专项经费监控】
    通过设定专项经费来源总额和分项金额以及支出总额和分项金额来检查专项经费的来源和支出的执行情况;检查收支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超支现象,检查专项经费支出是否存在串户和不规范核算情况。
    对制造行业
    【存货库龄监控】
    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库存业务进行监控,及时反映企业的库存结构、资金占用、积压数量、积压时间,使企业库存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调整库存周转频率,盘活积压资金,既保障库存物资及时供应生产的需求,又防止过度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销售业务的监控】
    通过对销售业务的监控,使销售数据在系统中实时更新,这样可以及时对销售的收入、单位成本、单位利润等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市场状况,尤其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销售价格等情况,以便做进一步的市场战略调整。
    【财务监控】
    系统中财务系统的时监控,是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消息。
    【财务规范性控制】
    现金坐支监控:可以根据定义的现金坐支检查公式进行监控。
    异常凭证监控: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的规定自行定义异常凭证中的科目对应关系,凭证发生时系统可以及时提示并记录这些异常对应关系凭证,并提示这些异常凭证所涉及的内控制度缺陷。
    【财务分析监控】
    可以允许设置以及组合财务分析工具提供的方法,定义分析的标准,以及违反标准的结论,形成具体的分析方案,并且每一条分析,可以预先设置其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经济指标监控】
    可以通过系统定义好的经济指标,设置指标数值范围、指标数值趋势、指标同比数、指标预算数的控制。
    【大额收支监控】
    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账户大额收支监控限额的设定,对收支的金额过大或数量过多时,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审计作业监控】
    帮助审计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和企业授权开展审计监督作业,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
    【重大疑点监控】
    通过设置疑点分类监控的方法,将在审计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审计疑点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监控提示,帮助审计主管明确审计详查的方向。
    【重大违规金额监控】
    通过设置违规金额分类标准的方法,监控在审计作业过程中查清的违规金额,帮助审计主管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监控提示,提示审计主管审计项目在违规金额方面的重大程度。例如:违规金额超过10万元以上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违规问题监控】
    通过对违规问题设置重要性标准的方法,监控在审计作业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属性和重要性,帮助审计主管判别问题严重性程度,提示审计主管审计项目在违规问题方面的严重程度。例如:违规问题属于贪污或小金库等严重违法违规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审计作业进度监控】
    通过对审计作业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的方法,并设置计划进度,完成差异监控指标,对审计作业进度进行监控,当出现较大差异时,及时进行监控提示,帮助审计主管及时了解在审计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例如:实际进度明显落后于计划进度30%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审计对象 
    常见的审计对象:
    按照审计对象存在的形态划分
    1、以实物为对象。对存货、固定资产或货币资金的时点状态或期间状况进行审计。如:存货清查审计、固定资产构建及处置审计、资金收支审计。
    2、以账务为对象。对因提供、销售商品或劳务产生的债权债务的产生依据,期间过程和时点状态进行审计。如:账期审计,回款期审计,坏账审批审计。
    3、以规则为对象。对制度、计划、任务、标准、流程等的执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审计。如:目标完成审计,采购审批流程审计,供应商入围政策执行审计,折扣权限与审批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4、以责任人为对象。对经济责任人进行的期间责任、期末状态进行审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人目标成本审计。
     审计方法 
    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抽查法。提供三种抽样方法,包括等距抽样、随机抽样、PPS抽样,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
    审阅法。
    分析法。
    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在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效益评价审计法。
  ;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该怎么处理

8.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

1.所有发现,除了舞弊发现,都应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并协助改进,对于重大的、整改中需要增加...
2.拟报告的审计发现要事实清楚,并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解释和已经进行或拟进行的改进工作。
3.内部审计也不是什么发现都要报告,必须有重点的反应问题,应该要有职业判断和风险概念。
4.对于该审计经理已经造成的影响要立即设法消除。可以先与老板沟通,告知审计发现问题不假,但...
5.被审计单位的安抚也要进行,他们是你将来还要持续监督和服务的对象,因为程序问题,得罪他们...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