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权力

2024-05-21

1. 如何正确对待权力

作者: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释宏满
,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追求。尤其在个人与权力之间,是权力为人所用呢,还是人跟着权力转呢?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可是大有学问的。
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人与权力之间,有的人是能够正确看待和运用人和权力的关系的。表现为,人不会为权利所累,能保持心态平衡,视权力为工作性公益性的正常化制度化的行为。既一旦手中有了权力时,能视权力为身外之物,看作是受组织和众人之托,是用来为大家谋利益的东西,就会把权力当做责任,能在有了权力和掌权的时候,如履薄冰。有了这种思想和心态,就会做到得了权力时不觉宠,权力越重压力越大,高风亮节;一旦丢掉和失去了权力的时候,就会不觉耻,心安理得,心态如常,风平浪静,无所畏惧。
现在有部分人做权力奴隶的人,围着权力转的人,为了得到权利,往往心态变态,甚至丧失理智,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地追逐权力,疯狂地到处以不正当手段,或用肮脏的交易谋取权力。为了权力,他们可以不要人格,不要廉耻,不顾德行。但是,由于他们的心术不正,权力欲极至,欲望也是永远满足不了的,没权的时候想权,有了小权想大权,有了大权想特权,有了特权想专权,有了专权也会丧权。
依我的理解,“权”字是由一个木字和又字组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用力过猛就很容易把树木折断,对于权力也是这样,如果作为领导者擅自越权、违权、专权的话,也很容易腐败犯罪。所以说,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用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权力异化背离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造成运用权力追逐个人私利;给人民群众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要正确对待权力。权力是大家信任你,尊重你才有的。不是自己生下来的,所以要为大家做事,服务大众。权力也是一种机遇,要珍惜这种机缘,要借有权之时多广结善缘。权力使用的好,即功德无量。权力使用不当,会变成危机,会犯错误,损失大。后果不堪设想的。
而另外一种思想和心态,就完全不同了。即那种做权力的奴隶的人,那种个人跟着权力转的人,则是又一番的表现了。这种人,视权力是个宝,俗话说:升官发财,谁能得到谁就好;视权力为保鲜物,正像有人讲的,今天得到权力今天就升值,明天失去权力明天就跌价;视权力为身价,谁能捞到的时候谁就增值,今天无权是平民百姓一个,视自己一分不值,明天获得权力时就变成了老爷,立刻身价百倍,比大骡子大马还要值钱。有的人形容这种人是,得到了权力如中山狼,百倍地疯狂与猖狂,恨不得用来呼风唤雨,一旦丢掉了权力,心态不平衡心里痛苦万分、消极自悲、仇视他人,让周围的人不得安宁。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是促使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行动的力量.权力是为了完成各种不同职能而被赋予的,它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凡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都有圆满、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领导者的权力又称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任何滥用权力搞特权的目的都是极不正确的。这使我们能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权力,使它更是责任而不是特权。运用权力来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比如一个公司主管,他就要以合理的理由使用权力。如果运用权力威吓、折磨员工,或者将自己的地位凌驾于他人之上,或者隐瞒错误,或者宠信亲友,或者逃避责任,或者强迫他人做不道德的事情,他们就是在滥用权力。
权力变异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预防权力变异是当前廉洁自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权力异化及根源:当前,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无论发生在哪个领域、哪个部门、哪个层次,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权力变异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权代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
,人际关系往往靠权、钱来维系。私欲一旦滋生、膨胀,廉洁的闸门就关不住了,腐败随之而来。
举个例子:贪官邱其海,原为深圳市社保局局长,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他悔悟说,“别人向我行贿是出小利,得大利,我是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所以在这里,我要给有职有权的人提个醒: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如果不警惕,不知不觉权钱交易就发生了,所以这些人最终成为金钱和人情的俘虏。
权力都是与职务相联的,所以叫职权。这里有两层含义:
1、权力的大小受职务大小的限制。你不能超出你的职务行使某种权力,也不能在你的职务范围内不行使这个权力。用多了叫滥用权力,用少了叫不负责任。
2、你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当你是一个领导者的时候,不光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和职务相关的责任)。职责不光是指你"管"的范围。举个例子,营销总监的职责不光是对全公司的营销进行管理,更多的是承担培养的责任,发展的责任,激励的责任。使用权力要端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权力不能带来激励。人的需求是内在的,你用权力不能够激励它,因为不一定能满足他的需求。
5、权力不能滥用。高层滥用权力的情况有没有?有。但是总经理滥用权力的危害大,加上它的监督机制比较完善,所以滥用的现象要少些。但部门这一层最有可能滥用权力了,因为除了对顶头上司负责以外,其他人都管不了他,而且部门经理的权力是最缺乏监督的了。
所以,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了一时的小利而乱作为,失去的是公正廉洁,丢掉的是部门形象,影响的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做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把好关、执好法的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普遍人的认为:是升官发财,有了官就有权,有权就有利。这叫做:“权谋私利”。所以形成了卖官买官的风气。有了官就拥有了一切,所以当官的人,天天忙,忙什么,有些官员,忙着名利吃住,急功近利、欺上瞒下、搞形象工程、吹吹牛,互相拉关系,层层擦皮鞋,对上拍马屁,对下要关系。所以官场就象一场游戏。
如今,我们佛教界也有些寺庙的僧人,一旦当上执事,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好象当上了官一样,为所欲为,把“六和敬”都忘了,其实过去丛林当执事就是发心做事,有些人不愿意去当执事的只想专心修持,现在有人当上住持,方丈更不得了。以权谋私,拉帮结派,好象寺庙是他一个人的,把寺庙当成一种公司捞钱的地方,招亲引友来寺庙做事,不是变成子孙寺庙,就是家族寺庙,这些现象不好!学佛是来弘法利生,来求解脱,不是来造罪的。所以说:权力用得当就功德无量,权力用得不当就罪过无边。
可以说,权力是一时的,不可能永远拥有;今天是你做,明天不一定,一张纸可以改变你的全盘计划!所以要正确对待权力,运用权力。

如何正确对待权力

2. 如何对待权利

对待权利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是指领导干部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要正确对待权利,就必须消除认识误区,正确认识权力,确保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消除认识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有一些人拥有了所谓的权力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正确对待权利的误区有:1、权力具有私有性。错误地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品,权在手,便想把坑填;2、权力具有自主性。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不考虑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想当然,为所欲为;3、权力具有交易性。某些干部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权力后,认为权力就是一种交易。自己一旦有权,不充分利用就会吃亏,于是便以此作为权钱交易的借口;4、权力具有实用性。某些干部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有权时,不最大化运用权力,一旦退休,就会“泯然众人矣”,心理于是失衡。 上述几种认识误区十分有害,必须加以消除。 正确认识权力 要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要充分认识权力的真正含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 如何对待权利

作者: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释宏满
,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追求。尤其在个人与权力之间,是权力为人所用呢,还是人跟着权力转呢?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可是大有学问的。
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人与权力之间,有的人是能够正确看待和运用人和权力的关系的。表现为,人不会为权利所累,能保持心态平衡,视权力为工作性公益性的正常化制度化的行为。既一旦手中有了权力时,能视权力为身外之物,看作是受组织和众人之托,是用来为大家谋利益的东西,就会把权力当做责任,能在有了权力和掌权的时候,如履薄冰。有了这种思想和心态,就会做到得了权力时不觉宠,权力越重压力越大,高风亮节;一旦丢掉和失去了权力的时候,就会不觉耻,心安理得,心态如常,风平浪静,无所畏惧。
现在有部分人做权力奴隶的人,围着权力转的人,为了得到权利,往往心态变态,甚至丧失理智,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地追逐权力,疯狂地到处以不正当手段,或用肮脏的交易谋取权力。为了权力,他们可以不要人格,不要廉耻,不顾德行。但是,由于他们的心术不正,权力欲极至,欲望也是永远满足不了的,没权的时候想权,有了小权想大权,有了大权想特权,有了特权想专权,有了专权也会丧权。
依我的理解,“权”字是由一个木字和又字组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用力过猛就很容易把树木折断,对于权力也是这样,如果作为领导者擅自越权、违权、专权的话,也很容易腐败犯罪。所以说,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用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权力异化背离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造成运用权力追逐个人私利;给人民群众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要正确对待权力。权力是大家信任你,尊重你才有的。不是自己生下来的,所以要为大家做事,服务大众。权力也是一种机遇,要珍惜这种机缘,要借有权之时多广结善缘。权力使用的好,即功德无量。权力使用不当,会变成危机,会犯错误,损失大。后果不堪设想的。
而另外一种思想和心态,就完全不同了。即那种做权力的奴隶的人,那种个人跟着权力转的人,则是又一番的表现了。这种人,视权力是个宝,俗话说:升官发财,谁能得到谁就好;视权力为保鲜物,正像有人讲的,今天得到权力今天就升值,明天失去权力明天就跌价;视权力为身价,谁能捞到的时候谁就增值,今天无权是平民百姓一个,视自己一分不值,明天获得权力时就变成了老爷,立刻身价百倍,比大骡子大马还要值钱。有的人形容这种人是,得到了权力如中山狼,百倍地疯狂与猖狂,恨不得用来呼风唤雨,一旦丢掉了权力,心态不平衡心里痛苦万分、消极自悲、仇视他人,让周围的人不得安宁。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是促使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行动的力量.权力是为了完成各种不同职能而被赋予的,它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凡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都有圆满、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领导者的权力又称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任何滥用权力搞特权的目的都是极不正确的。这使我们能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权力,使它更是责任而不是特权。运用权力来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比如一个公司主管,他就要以合理的理由使用权力。如果运用权力威吓、折磨员工,或者将自己的地位凌驾于他人之上,或者隐瞒错误,或者宠信亲友,或者逃避责任,或者强迫他人做不道德的事情,他们就是在滥用权力。
权力变异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预防权力变异是当前廉洁自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权力异化及根源:当前,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无论发生在哪个领域、哪个部门、哪个层次,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权力变异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权代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
,人际关系往往靠权、钱来维系。私欲一旦滋生、膨胀,廉洁的闸门就关不住了,腐败随之而来。
举个例子:贪官邱其海,原为深圳市社保局局长,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他悔悟说,“别人向我行贿是出小利,得大利,我是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所以在这里,我要给有职有权的人提个醒: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如果不警惕,不知不觉权钱交易就发生了,所以这些人最终成为金钱和人情的俘虏。
权力都是与职务相联的,所以叫职权。这里有两层含义:
1、权力的大小受职务大小的限制。你不能超出你的职务行使某种权力,也不能在你的职务范围内不行使这个权力。用多了叫滥用权力,用少了叫不负责任。
2、你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当你是一个领导者的时候,不光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和职务相关的责任)。职责不光是指你"管"的范围。举个例子,营销总监的职责不光是对全公司的营销进行管理,更多的是承担培养的责任,发展的责任,激励的责任。使用权力要端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权力不能带来激励。人的需求是内在的,你用权力不能够激励它,因为不一定能满足他的需求。
5、权力不能滥用。高层滥用权力的情况有没有?有。但是总经理滥用权力的危害大,加上它的监督机制比较完善,所以滥用的现象要少些。但部门这一层最有可能滥用权力了,因为除了对顶头上司负责以外,其他人都管不了他,而且部门经理的权力是最缺乏监督的了。
所以,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了一时的小利而乱作为,失去的是公正廉洁,丢掉的是部门形象,影响的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做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把好关、执好法的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普遍人的认为:是升官发财,有了官就有权,有权就有利。这叫做:“权谋私利”。所以形成了卖官买官的风气。有了官就拥有了一切,所以当官的人,天天忙,忙什么,有些官员,忙着名利吃住,急功近利、欺上瞒下、搞形象工程、吹吹牛,互相拉关系,层层擦皮鞋,对上拍马屁,对下要关系。所以官场就象一场游戏。
如今,我们佛教界也有些寺庙的僧人,一旦当上执事,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好象当上了官一样,为所欲为,把“六和敬”都忘了,其实过去丛林当执事就是发心做事,有些人不愿意去当执事的只想专心修持,现在有人当上住持,方丈更不得了。以权谋私,拉帮结派,好象寺庙是他一个人的,把寺庙当成一种公司捞钱的地方,招亲引友来寺庙做事,不是变成子孙寺庙,就是家族寺庙,这些现象不好!学佛是来弘法利生,来求解脱,不是来造罪的。所以说:权力用得当就功德无量,权力用得不当就罪过无边。
可以说,权力是一时的,不可能永远拥有;今天是你做,明天不一定,一张纸可以改变你的全盘计划!所以要正确对待权力,运用权力。

如何对待权利

4. 如何对待权利

对待权利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是指领导干部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要正确对待权利,就必须消除认识误区,正确认识权力,确保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消除认识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有一些人拥有了所谓的权力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正确对待权利的误区有:1、权力具有私有性。错误地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品,权在手,便想把坑填;2、权力具有自主性。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不考虑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想当然,为所欲为;3、权力具有交易性。某些干部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权力后,认为权力就是一种交易。自己一旦有权,不充分利用就会吃亏,于是便以此作为权钱交易的借口;4、权力具有实用性。某些干部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有权时,不最大化运用权力,一旦退休,就会“泯然众人矣”,心理于是失衡。 上述几种认识误区十分有害,必须加以消除。 正确认识权力 要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要充分认识权力的真正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5. 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

  首先,要解决权力主体问题。这是权力观的首要问题,它决定了行使权力的目的和对待权力的态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见,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党员、干部是权力的受托者。如果把人民的权力归为己有,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损害人民利益,人民完全可以取消他使用人民权力的资格。
  其次,要解决权力的目的问题。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行使权力的目的。为公奉献还是为私索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使用权力的目的。共产党员掌权的目的是借用权力这个工具,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民造福是行使权力的根本目的。表现在实践中,一要重责,二要慎权。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多,责任越大。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要谨慎地行使权力,以一个勤务员的姿态,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好事。正确行使权力的标志是让人民满意。
  最后,要解决权力态度问题。服从人民的选择和党组织的安排,是共产党员对待权力的基本态度。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党员干部来说,剥削阶级的权势欲、升官欲是十分危险的腐蚀剂,它诱发以权谋私、助长个人野心,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共产党员在权力面前应有的态度是:要从党和人民的需要来决定个人对权力的取舍,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退。

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

6. 如何看待权力

关于权力的定义很多。我倾向于认为是: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通过某种手段制约、支配、影响客体的行为能力。利益是权力的基础。
权力的获得一般要有暴力(强制反抗者)、物质基础(奖励支持者、做交易)、能力素质(组织动员、合理运用)、身份资格(权力的合法性)、理论策略(权力的维持)、组织机构(增强行动能力),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权力发挥作用有四个层次:一是强制力,即甲强迫已做自己不愿意的事的能力;二是影响力,即甲通过道义感召、利益协调使得已自愿按照甲的意愿行事;三是议题设置能力,即甲可以决定那件事对整个共同体来说是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事;四是塑造能力,即通过宣传、教育、意识形态控制、洗脑等方式让已认为作出某种行为是对自己有利的,而事实上是对已不利对甲有利的。
当今西方的几大派别,现实主义侧重第一个层次,理想主义侧重第二个,西马则侧重第四个。
权力具有排他性和扩展性,因此希望 权力自我约束是不现实的。除非受到外力的制约,权力会无限扩展下去。此外,权力具有多重职能性决定了权力总是可以在其他领域实现利益。

7. 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就是说,虽然公民之间在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都一律平等。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其中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这说明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权力与义务的统一性,首先表现为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从法律关系上讲,权利与义务是同时产生相对应而存在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其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还表现为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又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合权得创造更多条件。 


2.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根据权利与义务统—的原则,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一,公民要认真行使公民权利。第二,公民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只想享有权利,不愿履行义务,或者想少尽义务而多享受权利,都是错误的。 

总之,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只有把认真行使公民权利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前提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所以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护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样,公民也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2.公民应如何贯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首先,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维护了国家利益,公民个人利益、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国家利益要靠法制来维护,公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在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才能维护国家利益。违反法律,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也会失去自己的权利。 

(2)公民在履行义务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矛盾。 

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公民个人利益往往又表现为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如果一定时期,国家政策向国家利益倾斜多了,照顾了公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就会影响公民当前利益的满足。国家工作的安排、政策的制定要做到统筹兼顾。但作为公民个人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必要时,还应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国家利益。粘贴的 仅供参考!!!!!!!!!!!!!!!!

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

8. 严以用权,如何对待权力,怎样使用权力

  一、严以用权,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思想根源在于扭曲的权力观,其本质是一个“特”字,其表现归结起来就是:放纵行使权力,把权力当私器,随意破坏组织纪律和规则程序,以权谋私,使之变为不受制约的特殊权力;追求权力占有和独特享受,把权力当作身份、等级、荣誉、地位和权势的资本,讲究排场和特殊享受,甚至炫耀权势。除此之外,还在于这些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端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扎实、肃清封建残余影响不自觉、法治意识不牢固。
  二、贯彻落实严以用权的要求,必须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
  1、树立正确权力观。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具体行为。树立正确权力观,应明确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为政不私等道理,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牢固树立法治思维。
  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国,是宪法和党章的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带头依法办事,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
  为政之要,贵在廉洁;为官之要,贵在官德。领导干部加强修养和陶冶情操,关键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内省于思,勇于自我批评。
  4、自觉接受监督。
  权力和监督存在着共生关系。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意见的意识,并坚持在工作中改正错误,才不会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