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出现了4万亿投资的说法?

2024-05-11

1. 哪一年出现了4万亿投资的说法?

4万亿救市是2008年。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四万亿计划”。


效果
按照中央“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完善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组织、政策、监管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哪一年出现了4万亿投资的说法?

2. 你对4万亿投资的看法

四万亿刺激完全错误的,应该是资本家(权贵)的主意
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 当时我国通货膨胀厉害金融危机真好让价格回归,四万亿刺激等于修补泡沫继续吹泡沫打破价格回归路,只要有智商而不是为了私利的都不会四万亿刺激经济,

二. 我国经济是发展到高储蓄率期,不同发达国家发展到借债时期消费引起泡沫,当时没有反向操作反而被发达国家吹奉拍马屁拍出4万亿或许智商问题中计了,或许被资产家淫说出来真正为他们解套之策(官资本一家)。

三. 当时金融危机应该一边打压矿产资源价格一边抛出外汇收购外国资源股份,借力打力动摇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争取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认可,也可像美元一样过去百年里,用不值钱纸币换取有价值资源商品保持超级大国地位,播下种子不怕现在没有收成。

四.四万亿刺激后遗症目前估计损失超四万亿损失,金融危机来之不易机会四万亿刺激等于也把得来指挥棒交回给美国了,看看中国股市再看看美国股市就一清二楚了。

五.超发货币是当时资本家变相抢劫和剥削无产阶级最好工具,看当时股市里股权持有人和商品资产持有人一切清楚了,在投放货币第一时间得到人,就能拿到廉价资产第一人,以后货币多了就是泡沫大了,权贵们利用权力加货币这把尖刀,开始插在平民百姓心脏里放血喝血吃人了。

3. 4万亿是怎么来的

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对中国来说,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测,它占到我国GDP的16%,占我国过去两年固定资产投资约15%。 

    “我们在七八月就估计将会有2000亿至4000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而现在的方案规模是我们当时预测的10倍。”摩根大通发给记者的一项报告中指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4万亿元投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包括可用的国外资金)的总和。 

    根据经验,4万亿元的投资总额需要财政直接投入的量只有1/3,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会使这笔直接投资放大2至3倍,其中包括带动商业银行、地方、国外金融机构等多种资金进入。 

    摩根大通则认为,46万亿元的人民币存款、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平衡的收支将是中国实行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保障。 

    另外,中国的国债仅占GDP的18%,即使以新国债支付全部4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减税及开支计划,国债占GDP比率仍将低于35%,远不及美国(75%)、日本(150%)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50%-100%)。

4万亿是怎么来的

4. 4万亿的政府投资用在哪些方面了、?

首先,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对民间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拉动作用。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广、冲击力大、速度快,4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时间很紧、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对民间投资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拉动作用。


一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重点,为民间投资的跟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此次的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自主创新 和节能减排 等方面,这些方面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且是民间投资涉及较少的方面。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机会,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把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公益性远高于市场性 的设施由政府来进行投资和建设,为民间投资的下一步有力跟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保护了民间投资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极有可能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特别是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更会遭受重创。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快速有效实施,才使我国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了下滑,并迅速出现了企稳向好的迹象。因此,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不仅保护了经济,也保护了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三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理顺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界限比较清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却经常出现相互“越位”、相互“缺位”、相互“错位”的现象。此次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更加清晰地勾画了政府投资的范围,对理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提供很好的借鉴。


第二,4万亿投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偏差,间接地对民间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挤占效应。


在肯定4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积极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4万亿投资政策 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特别是资金的分配、信贷资金的供应、政策的赋予等方面,间接地对民间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挤占效应。具体表现在:


一是国有企业 ,特别是中央企业成为4万亿投资的最大受益者,普遍“不差钱”,使他们具有了与民营企业争地盘的强大实力,使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出现了“国进民 退”的现象,而国企新“地王”的频繁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民间投资被挤压的迹象。


二是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投资形成了挤占效应,地方许多过去可以由民间资本界入的市政工程、公共设施等,在此轮投资中,也因为政府“不差钱”而被政府全面承包了,使民间投资在一些地方被“挤出”。


三是自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以来,民间投资的跟进速度明显不快,也直接导致了政府投资作用的更好发挥,这意味着,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在某些方面,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范围过广,还在一定程度了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启动。


总之,4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民间投资的不利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从今年前九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如何更好更快地启动民间投资、发挥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影响很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5. 四万亿计划的背景

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实行四万亿计划,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四万亿计划的背景

6. 关于政府四万亿投资的去向

序号 资金投资方向 投资额(亿元) 投资比例(%) 
1 保障性安居工程 2800    7 
2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3700     9.25 
3 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 18000    45 
4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 400    1 
5 生态环境建设 3500     8.75 
6 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1600      4 
7 灾后恢复重建 10000       25 
合 计 40000      100

7. 4万亿是哪一年出台的?

4万亿救市是2008年。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四万亿计划”。


效果
按照中央“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完善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组织、政策、监管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4万亿是哪一年出台的?

8. 投资45万亿靠谱吗?

近日,有媒体加总已公布的各省2017年度投资计划,发现23个省份总计划高达45万亿,有人将45万亿与当年的4万亿计划进行对比后惊呼:10个4万亿!是不是投资的机会又要来了?
第一,这个比较首先犯了概念错误。4万亿是为了应对危机推出的增量计划,而45万亿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额(据《证券时报》统计,最新数据已达50万亿,加上包括浙江、上海、山东等经济大省在内的7个省尚未公布计划,最终总额可能超过60万亿),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初4万亿虽然统称为4万亿投资计划,但其实有不小部分是增加消费的财政补贴,因此,这个计划称为“4万亿投入带动计划”更全面准确一些。事实上,2008-2010年最终总投资分别为13.8万亿、16.4万亿、19.4万亿,共50万亿,远不止4万亿。

第二,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9.6万亿元,2015年为55.2万亿元,因此,2017年计划投资总额超过60万亿并无异常。第三,各省的投资计划是个总额,也是一个估计数,并非政府投资预算。60万亿中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而计划数与最终实现数之间也可能存在偏差。第四,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核算中的投资在口径上有很大差异,GDP核算中的投资指的是固定资本形成,它不计入土地购置费,而固定资产投资则计入土地购置费。例如,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为55.2万亿,但GDP核算中的投资为30.2万亿。

从上面这些数字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各地2017年投资计划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状况。那么,45万亿的新闻为什么这几天刷屏了呢?这里面有媒体将两个不同概念数字不当联系产生误导的原因,也有近年来人们对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后心理不适应的原因,45万亿数字极容易让人回忆起当年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爽快劲,一句话,这个新闻如此受关注说明人们对危机后的经济新常态还没有完全适应。金融危机前,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高,危机后转而高度依赖投资,2009年、2010年GDP增长中来自投资的贡献分别高达86.5%和66.3%,但随后几年平均值降到50%以下,消费的贡献率上升,需求结构处于改善之中。

从必要性上看,目前宏观经济增长已趋于稳定,通缩风险完全消失,通胀压力开始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再在投资上下用猛力,否则有再度点燃通胀之火的危险。从可行性看,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等几大类都不具备突发性向上异动的条件。房地产领域在抑泡沫政策导向下,投资增速低迷的局面难以扭转,基建投资虽然长远仍有空间,但受制于地方政府负债率和中短期回报率下降两大因素的制约,也不可能再狂飙突进,而制造业投资市场化程度较高,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去产能,虽然需求端恢复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了一些新机会,但也不是什么爆发式的机会。综合来看,投资大爆发,重回投资拉动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的,未来一段时间,不论是总需求,还是投资消费之间的比例,大概率以平稳为主基调,对45万亿的数字一惊一乍没必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