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

2024-05-16

1. 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根据个人财产多少和对生产所做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
3、调控经济职能。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4、监督管理职能。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的自发性和排他性,都需要财政的监督和管理,以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和“财政是国家经济行为”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说“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并不意味着忽视财政法制化和立法监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居民共同构成市场的经济实体,在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时,说“财政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对表“财政”的含义则更为明确。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
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对财政与国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证:“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随着文明时代的向前进展,甚至捐税也不够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195页。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32页。被恩格斯誉为创建了财政学的亚当·斯密所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其中专门论述财政问题的第五篇冠之以“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的标题,另一本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约翰·穆勒所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其中专门论述财政问题的第五篇的标题是“政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

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

2.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部门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收入和支出政策,以及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对财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调控的职能。在我国实际,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财政改革。实施财政改革,有助于改变财政政策,改善财政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收入,降低财政支出,从而使财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可以制定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如减税、降费、补贴等政策,以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推行财政分级管理。政府可以推行财政分级管理,即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财政支出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对财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四是加强财政资源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对财政资源的监管,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避免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从而有效配置财政资源。【摘要】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提问】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部门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收入和支出政策,以及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对财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调控的职能。在我国实际,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财政改革。实施财政改革,有助于改变财政政策,改善财政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收入,降低财政支出,从而使财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可以制定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如减税、降费、补贴等政策,以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推行财政分级管理。政府可以推行财政分级管理,即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财政支出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对财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四是加强财政资源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对财政资源的监管,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避免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从而有效配置财政资源。【回答】

3.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净集中政府职能电梯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支出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是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众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预算内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摘要】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净集中政府职能电梯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支出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是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众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预算内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回答】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4. 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根据个人财产多少和对生产所做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
3、调控经济职能。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4、监督管理职能。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的自发性和排他性,都需要财政的监督和管理,以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和“财政是国家经济行为”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说“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并不意味着忽视财政法制化和立法监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居民共同构成市场的经济实体,在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时,说“财政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对表“财政”的含义则更为明确。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
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对财政与国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证:“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随着文明时代的向前进展,甚至捐税也不够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195页。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32页。被恩格斯誉为创建了财政学的亚当·斯密所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其中专门论述财政问题的第五篇冠之以“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的标题,另一本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约翰·穆勒所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其中专门论述财政问题的第五篇的标题是“政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

5. 联系我国政府实践论述财政三大职能基本理论

  财政的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3、 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做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职能阐述:
  调控收入的分配
  即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均稳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公共财政的框架建设及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公共支出,一般说来不再投资国有企业或用于生产性建设。(2)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应从过去直接的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3)对国有资产应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代表分级分类监督、企业自主经营的方法,促使其保值和增值。(4)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应进一步下放权限,减少事务性管理,规范并充分调动地方的理财积极性。(5)各级财政都应公开办事规则,规范办事程序,克服随意性,增强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办事效率。(6)强化财税政策的政令统一,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科学规范预算内容和管理方法,坚决、有步骤地推行“费改税”,实行收支“两条线”,下决心堵塞乱收费的源头。加强国家财政对政府内外债务的统一管理,继续有重点、有步骤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向公共财政的职能转变。
  资源配置职能
  在一个既定的社会形态里,只能有一个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将市场经济作为自己的基础性和主体配置资源机制。而由于国情和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创建之初,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它的根本性运行特征是排斥市场机制,国有制经济在各个工商领域都占据统治地位,如果把农村的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包括在内,则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这里的要害在于,国有制经济即使在完全竞争领域也居主宰地位,由此导致市场机制只起辅助性作用,这种经济体制从总体属性上看当然不属于市场经济。当我们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则其基本的制度要求必然是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从不完全竞争领域退出一部分,并且把竞争机制引进政府管制领域。这实际上是把市场最有效的领域还给市场,同时在国有经济中引进效率机制,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运作,而不再主要靠政府直接管理和保护生存发展。否则,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便只能是空谈。根据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相应地要求作为上层建筑核心部分的政府必须转变自己的经济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宏观间接调控和公共服务;由政府投资开办竞争性企业到退出对该领域的直接投资,使财政投资支出增量为零,并对存量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而逐步退出;总之由对该领域的资金供给转为制度供给和服务供给为主。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政府部门的财政则顺理成章地进行相应的模式转换,随同政府一道退出竞争领域,不再为提供私人产品而控制和配置资源,而是强化它在公共领域的职能作用,从而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式生产型财政转为兼顾分权与集权,适当侧重集权的公共财政。
  稳定与发展职能
  建立公共财政不仅出于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优势,同时也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缺陷,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弥补由此产生的效率损失,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实现社会公平。市场失灵包括公共品供给困境或“公共的悲剧”(市场机制不能提供纯公共品,准公共品供给不足及“搭便车”),外部效益,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经济运行动荡不稳和因垄断而出现的效率损失、停滞倾向。市场失灵的领域属于公共需要领域或非竞争领域。既然属于市场失灵,自然不能由市场机制本身去自发解决,而必须由居于市场之上的一个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公共机制去解决,唯有政府才能承担这一职能。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职能内容便由此决定,成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重要的宏观配置资源及调控机制,这就是公共财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发育尚不成熟,因此不仅需要政府及其财政弥补市场失灵,还要求政府及财政承担培育和完善市场的职能,这在我国表现更为突出。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市场主体结构不很合理,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为市场主体结构的合理创造了前提,但市场主体结构的真正完善还须依赖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其中主要是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对市场竞争主体民营化的培育;市场要素结构的完善和空间结构的统一也必须有财税政策的参与。因此,财政职能的公共化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的成长孵化器。
  职能模式不仅被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地决定,职能的具体内容也因市场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而不同。我国的公共需要在具有普遍性内涵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内容。我国一方面,我们正在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财政将同国有企业一道逐步退出一般竞争领域;但另一方面,财政的直接性生产支出即在非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生产领域的配置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比重很大。

联系我国政府实践论述财政三大职能基本理论

6. 论述财政的职能?


7.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财政是怎样发挥其职能的

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财政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一是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产品方面,如外交、国防、治安、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科技、环保、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对公共资源的管理;二是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如控制和治理废水、废气、废料等环境污染,实施森林保护、城市绿化等;三是介入自然垄断行业,如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四是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
收入分配职能,是要规范工资制度,对于公务员以及由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并参照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确定其工资标准,并将各种工资性收入都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贴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商品化,取消变相的实物工资;二是对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资金,财政应履行集中分配的职责,通过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
调控经济职能,①改变政府购买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②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如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可减少用于福利、补贴方面的支出,以便减少总需求。在经济萧条时,可以提高各类补贴或补助,以便扩大社会总需求;③调整税收。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减少税种或降低税率,以便刺激总需求。
监督管理职能,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监测、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二是通过建立健全财政、税政、财务会计法规,对微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环境;三是通过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通过对财政工作自身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财政分配效应。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财政是怎样发挥其职能的

8. 实施财政职能的必要性?以及其实现机制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密切联系,并受它们制约。 财政通过分配与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自己的功能,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具体运用的效果,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财政四职能 现在我们就以财政四职能之说来看一下财政的具体职能。财政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 、经济稳定职能及经济发展职能。 

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

    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的职能,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必须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增加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财政的角度看,重点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财政对农牧民及城乡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落实好城乡低保等各项补助政策,逐步建立保障标准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加大就业投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促进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以就业促进增收。三是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居民后顾之忧,为提高城乡居民的持续消费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五是继续加大对农牧民的补贴力度,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六是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促进事业单位人员增收。七是充分发挥税收等政策工具的收入调节作用,抑制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悬殊现象。八是继续实施、完善并研究新的刺激消费措施,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财政政策: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二是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三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政策性导向的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股权激励政策,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分配制度。四是通过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等手段,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支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降耗。五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污染环境、生产技术落后、产品供大于求的企业,通过提高税费标准、加大处罚力度,实行限制性政策,辅之以市场竞争压力,坚决予以淘汰。六是加大对节能减排领域的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七是加大对新能源、节能汽车、医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支持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提高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差距。基于此,财政宏观调控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支持范围,向科技企业和困难地区的中小企业倾斜。二是从税收政策、行政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环境,实现优胜劣汰。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应允许社会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个行业。三是支持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落实好各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