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能抵挡传统车企电动化的反击吗?

2024-05-14

1. 造车新势力能抵挡传统车企电动化的反击吗?

有多少创新?有颠覆性吗?搞了100多年了还那点技术。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德国国早就出厂过,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电动化”这样的革命性替代最终应该是不存在的。
  
 造车新势力?有多个前车之签、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很容易能查到。大家所不知道的部分可能是原因——为什么干不下去了。
  
 记住这里给出的原因一一时间太长熬不下去了,为什么?一一①市场不认可②技术上不具备先进的替代性。
  
 这样的技术,可能作为传统车企的一个市场细分的补充还是没有问题的。
  
 碳和氧大重要了,生物、有机物、循环的必须的重要元素。树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树高百尺、落叶归根,可以理解的循环。但是,不知道想法去彻底消灭它的直持理论是什么?
  
 造车新势力有什么资格和传统主机厂媲美?
  
 就算是特斯拉,你问问漏水不漏水呢?
  
 组装质量就这样还好意思说挑战传统主机厂。
  
 哪怕是小众厂家马自达,那个嘲讽真是火力全开。
  
 人家马自达怎么说的,电动车续航200KM足矣,让你从家到单位代步。马自达还做了个PPT问大家,多国火力发电为主为什么要说环保零污染。
  
 光是上半年就跑了多少个造车新势力,下周回国的那个今天还没回来。赛麟的王晓麟机票难买就算了,跟他一起的史蒂夫赛麟要起诉中国合资方,还要推动制裁。确实有效的让人看不懂了。
  
 造车新势力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购买多少柯尼塞格跑车换着开了?
  
 买车的话,除了红旗L5要购车审核买不到,别的什么买不来啊?
  
 传统主机厂台架试验,三高测试,工程师给你兢兢业业的测试门把手寿命。
  
 你知道微博老总王高飞的车,隐藏式把手弹不出来怎么傻眼的么?造车新势力们引以为傲的OTA,蔚来长安街趴窝,特斯拉黑屏 这种例子能数一堆。
  
 还有的造车新势力,全屏幕化仪表,结果行驶中突然黑屏蓝屏死机,司机就慢慢的开到路边等救援。
  
 纯电有什么难的?
  
 充电,加上动力电池就能油改电,纯电平台你看雪佛兰畅巡多专业。
  
 地台平整,车子舒适。
  
 外观还帅的很。你说说造车新势力有什么的?
  
 造车新势力闹笑话又不是一两天了。
  
 几百块的倒车雷达还要OTA,一个几万块的小车都能做好倒车雷达。
  
 你造车新势力还要干啥。
  
 成天自燃起火,贡献了多少车圈笑话。
  
 建议各位慎重考虑造车新势力。
  
 传统主机厂里面便宜的有比亚迪,贵的有法拉利PHEV。
  
 造车新势力根本没有资格与传统车企相提并论。
  
 所有新晋电动车品牌都是背水一战,如果没有部分城市 汽车 限牌限购,没有国家与地方政府补贴,没有不懂车的消费者的盲目选择,根本没有出路。
  
 传统车企有燃油车成熟的技术、平台与资源配套能力,有燃油车源源不断的盈利能力支持,可以承受更长期的市场培育过程。
  
 无论貌似财大气粗的恒大,还是仍具较强吸金能力的蔚来与小鹏,纵使是世界第一电动车品牌特斯拉,也很难撼动传统车企的地位。
  
 不过,市场需要多样性,因为新势力没有太多 历史 包袱,也因为它们无不面临生死困境,有更强的求生欲望,它们生产的车型往往比较吸睛,易于诱惑年轻的不懂车的消费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造车新势力不像手机,技术门槛比较低,,而智能电脑只需小型化。。。。 汽车 则不然,体量是固定的,冠以日常的动力续航可靠性操控性等一系列认知,,,可以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技术领域一个也绕不开。。。也就是阵地纵深太过强大,而且并不是标准化,而是在这行业里依然能分出369等,,所以说传统车概念时新势力是绕不开的。。新势力唯一的希望在于超低空飞行立体交通,,但那还早的很,,现在不说清楚资源管控就没机会。
  
  汽车 是现代工业制造的集大成者,这可不是花个几万块买来粉丝就成了网红那么简单。
  
 我们想一下,这玩意儿百多年来发展了这么久,到今天您还能数出几个制造商?
  
 是的,这货做起来其实门槛很高,那些电池加电机加车壳贴个标签就堂皇上路的模式,终究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的。为什么?因为没有任何机械制造的沉淀,就不会有好产品。
  
 有个纪录片,叫做百年 汽车 史,可以上b站翻过来看看。
  
 还有,您这标题也太具引导性了,啥时候电车还需要油车来琢磨着如何反击了?至少这论点目前还不存在的,将来或许会这样,但也是各大 汽车 制造商水到渠成的事,绝不是融个资就能办好的新新企业。
  
 传统造车企业最大优势就是实力强大,造车技术成熟。但最大的劣势也正是如此,尾大不掉,转型困难,舍不得既得利益,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新造车势力没有 历史 负担,也没有退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活下去。你觉得谁会胜出?
  
 造车新势力是玩上市骗钱地,他们是是玩地。
  
 新势力????特斯拉还行,前途无限,不过人家主要研究飞船火箭
  
 至于国内的这一年两年,甚至几个月前出现的车企,就不用提了哈
  
 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新势力是在骗补贴骗脑残骗钱

造车新势力能抵挡传统车企电动化的反击吗?

2. 电动汽车股近期大涨,新能源汽车被看好的原因是什么?

电动汽车的股价近一些,日子快速上涨,可以说电动汽车未来会逐渐成为市场,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新贵,因为电动汽车它符合环保的特性,它是可以持续性的发展的,消耗的能源不是那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现在电动车的技术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已经成熟了,但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还不成熟,因为一些电动汽车不说太好的就是在各方面功能都比较完善的,差不多就是在15万到25万,但是这个价格砍掉一半买一辆传统的燃油汽车都没问题,所以电动汽车不是所有人都会选购,但是你不能否认电动汽车确实具有环保的优势,如果未来在成本上能进一步的控制技术上更完善,然后充电桩之类的基础设施铺设做得更好,未来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人们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在一些大的城市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为电动汽车他上的车牌照是绿牌和燃油汽车是不一样的,燃油汽车在北上广那些地方你想上一个牌照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电动汽车基本上是有绿色通道的,就容易了很多,再加上电动汽车厂商今年难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的也还相当的快,所以综合很多因素,电动汽车未来市场的发展空间还是有的,消费者应该会逐渐认同这种东西。
短期内市场上的燃油汽车不会消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预计是2030年逐步取消燃油汽车的生产和供应,但是那是部分的,因为美国的地方性法律比较多,不是所有地方都实施,所以未来可能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再逐步完成这个过渡。让传统的燃油汽车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这些东西逐渐消失,让新兴的新能源汽车逐渐占领了市场,这个需要时间。

3. 都说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是趋势,为什么?

新能源汽车路上跑的也是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种类也是越多也多,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同时在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车辆的发展趋势上面来看,都说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是趋势,为什么?

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趋势主要有几个方面决定的,首先第一方面环保的意识导致的,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化有利于环保,同时以电动化为例,在工作的时候不会产生尾气污染,从环保的优势上面这是一大趋势。而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其它类型的燃料代替化石燃料,从另一个角度上面去看也节约了能源,避免了能源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二个方面来看,对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化上面来看,涉及到车辆的能量转换的问题,电动化在能量转换率上面是要高于内燃机的,电能为媒介的转化率达到95%左右,而燃油为媒介的转化率在15%左右的转化率,并且从整个车辆的转换和利用率上面去看,电动汽车的转化和利用率都是要高的,这也是成为趋势的一个方面。

最后一个方面,在车辆的用车成本等方面,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带来的用车成本是要低于传统燃油车的,加上其内部的科技和网联化、智能化等方面,都是是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动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都说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是趋势,为什么?

4. 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

【金鼎观点】
  
 
  
  
 1、新能源赛道反弹了,目前新能源车的保有量是784万辆,中国总保有量是3.93亿辆,2021年销售了352万辆,这个空间大家自己测算!
  
 
  
  
 2、所以对于新能源车,长期看好,大势所趋!没有悬念,只不过是估值暂时高点,但是业绩会继续推动!
  
 
  
  
 3、中信证券2021年赚了229亿,同比增长54%,这增速确实不错,但是该公司继续配股,所以也不要怪股价一直不涨!
  
 
  
  
 4、周三疫情概念,预制菜表现不错,预制菜估计会分化,有的还有空间!
  
 
  
  
 5、继续跟踪疫苗,新能源 汽车 方向!
  
 
  
  
 【题材掘金】
  
 
  
    
 
  
    
 
  
  
 (2)显示器件:继4月发布首款搭载Mini-LED背光的新一代iPadPro后,苹果又为10月发布的新款MacbookPro配置了Mini-LED背光屏幕。预计2022年随着Mini-LED背光技术从下游消费电子、TV的高端产品线逐步下放,以及部分国内终端品牌陆续进行技术跟进,Mini-LED渗透率明年将加速提升,国内相关供应商的业绩增长预期将有望落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全球疫情持续扩散风险。
  
 
  
  
 电力:用电量激增,对传统电力系统提出挑战。回顾2021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回复,叠加疫情的反复,极端天气的频发,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也不断超出预期。iFunD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 社会 累计用电量74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最大,为50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从发电结构看,2021年1-11月,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电分别占70.74%、15.08%、5.01%、6.86%、2.3%。目前我国仍以火力发电为主,新能源发电整体占比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用电量的激增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稳定电力供给已是当下主要目标。
  
 
  
  
   政策引导下,新型电力系统迎来快速发展。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此外,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也明确了,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超过6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全 社会 用电量的60%左右。截止1月5日,多晶硅(致密料)最低价、最高价、平均价分别为211元/千克、232元/千克、230元/千克。硅料价格的回落,外加政策对于新能源的大力支持,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将保持一个较高增速。长期来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明确,行业基本面向好。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波动;电价上涨不及预期。
  
 
  
  
 【要闻速递】
  
 
  
  
 1、欧美股市普遍上涨,道指涨0.11%,纳指涨0.23%,标普涨0.28%;新能源 汽车 股集体上涨,特斯拉涨近4%;热门中概股延续涨势,阿里巴巴涨近4%;国际油价涨逾1%。欧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涨,截止收盘,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为0.81%;法国CAC40指数涨幅为0.75%;德国DAX30指数涨幅为0.43%。
  
 
  
  
 2、“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核心产业增加值到2025年占GDP比重达10%。
  
 
  
  
 3、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较上年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较上年上涨8.1%。今年物价涨幅料总体可控。
  
 
  
  
 4、深交所与港交所联合 举办跨境投资推介会。
  
 
  
  
 5、2021年业绩预告上演“冰火两重天”,石化行业“大赚”火电企业“巨亏”。
  
 
  
  
 【上市公司公告】
  
 
  
  
 1、安奈儿:拟收购红动视界20%股权
  
 
  
  
 2、鹏博士:控股股东拟将所持10.58%股份转让予云益晖
  
 
  
  
 3、中船 科技 :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1月13日起复牌
  
 
  
  
 4、镇海股份:赵立渭等40名自然人拟将所持5.04%公司股份转让予舜通集团
  
 
  
  
 5、华兰生物:控股子公司华兰疫苗创业板IPO获证监会注册
  
 
  
  
 6、富春股份: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涉嫌证券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
  
 
  
  
 7、中富通:实控人拟向济南铁富转让7.04%股份
  
 
  
  
 8、麦迪 科技 :筹划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1月13日起停牌
  
 
  
  
 9、和邦生物: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7227.36%-7960.09%
  
 
  
  
 10、天奈 科技 :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166%-184%
  
 
  
  
 11、雅化集团: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184.09%-224.23%
  
 
  
  
 12、传智教育:股东上海创稷拟减持不超2.7%股份
  
 
  
  
 13、晶科 科技 :碧华创投拟减持不超2%股份
  
 
  
  
 14、爱尔眼科:副董事长拟增持不低于500万股公司股份
  
 
  
  
 15、鼎胜新材:股东陆金澈拟减持不超1.17%股份
  
 
  
  
 16、英科医疗:控股股东暨实控人承诺不减持公司股票
  
 
  
  
 17、长城 汽车 :控股股东共计减持10%“长汽转债”
  
 
  
  
 18、国安达:实控人拟增持1000万元至2000万元公司股份
  
 
  
  
 19、龙津药业:股东立兴实业拟减持不超6%股份
  
 
  
  
 20、恒通股份:控股股东一致人拟增持3000万元至6000万元公司股份
  
 
  
  
 21、长江 健康 :股东中山松德拟减持不超2%股份
  
 
  
  
 22、舒泰神:股东香塘集团拟减持不超2%股份

5. 当传统车企开始造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还有生机吗?

这个肯定是还有生机的,传统车企开始造电动车会对造车新势力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不会让他们一点机会都没有。可以说就电动汽车而言,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各有优势。其实这也是给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两种车企可以说是各有优势,造车新势力还是有生机的。
在最近几年,宝马,奥迪,凯迪拉克这些传统名企都是生产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但是不是很多,并没有大力的生产和宣传自家的电动车,还是主要以燃油车为主的,但是这也相当于是一个信号,就是这些厂家已经开始对电动车下手了,这些车的车型基本上还是有自己品牌的鲜明特性的,但是特斯拉,小鹏这种新兴的电动车品牌,车型却是极具科技感,有的人觉得这种款式的车没有质感,但是还有很多人还是很喜欢的。这个算是两种车企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还有就是在销售渠道方面,造车新势力是有创新的,传统车企更多的是采用4s店的模式,当然更多的人买车也是比较喜欢去4s店买的,但是现在新兴的电动车品牌像是小鹏,蔚来,都是更加的注重顾客体验,更多的是开自己的直营店,跳过中间商的环节,直面顾客,这种方式能节省成本,然后还会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算是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这种算是新型车企比较好的地方。
然后就是传统车企有自己完整的造车生产线,有自己的工厂,有一套质量检测系统,生产电动车的技术也是有的,在这些方面,他们要比那些造车新势力要好很多,因为现在大部分的新型电动车基本都是代加工的,这种方式对质量的把控还有对产品的性能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这个方面新型车企是不行的,传统车企进军电动车肯定是会对造车新势力造成一定的冲击的,但是两者会是竞争发展的,不是没有生机的。

当传统车企开始造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还有生机吗?

6. 电动化进程加快,这些传统车企能否经得住考验?

对于很多车企来说,2020年像是一个分界线。
在此之前,他们总喜欢用2020年作为一个关键时间点,来检验之前立下的Flag是否实现,而这些Flag大多跟汽车“新四化”有关,或者确切点来说和车企的电动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车企转变思路有条不紊,新造车企磨拳擦掌弯道超车。
最近,关于苹果造车的传闻闹的沸沸扬扬。据报道称,苹果公司的首款电动汽车Apple Car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进行了路试,并且将于2021年9月发布,相比于之前外界猜想的2023年至少要提前两年。
作为当下科技领域的几大寡头之一,苹果公司从“乔布斯时代”就顺利登上神坛,每次新品发布会后总能迎来史无前例的抢购潮。
而苹果之所以能创造神话的原因,用乔布斯生前的话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其实对于苹果公司将触角伸向汽车行业这件事,本身不足为奇。因为即使苹果不造车,我们的用车生活也与它脱不了关系,如果现在哪辆上市新车还没有搭载苹果Carplay的功能,那它肯定是会被时代抛弃,最起码会被年轻用户首先抛弃,更别说现在很多新车已经搭载了更为智能的无线Carplay。

当然,造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斯拉的神话也只有一次。但是当很多企业还在口嗨的时候,恒大、宝能等等都分别开启了造车之路,暂且不说造车进程和成果如何,但是蜂拥而至的状态已经说明了,汽车行业进入了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时期,电动化进程不可逆转。
如今,2020年马上就要过去,那些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进程进展如何?
大众汽车:ID.家族锦上添花
虽然最近大众汽车深陷“宫斗”,但是电动汽车战略却丝毫没受影响。而且就目前来说,大众汽车的电动化进程已经走在了很多传统车企的前列。
首先,从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车来看,就有 探岳GTE、途锐eHybrid、高尔夫纯电、蔚揽旅行车GTE等10款新能源车型,并且还有全新的MEB纯电平台。

当然,最受人瞩目的当属全新的ID.家族车型,作为大众汽车未来转型电动化的重要一子,ID家族各成员也都悉数亮相,其中包含了ID.3、ID.4等量产车型以及ID.R赛车等十余款车型,而在各大网络媒体上随时都有ID.家族的最新消息来看,足以见得大众汽车的电动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通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多点开花
眼界放的宽,才能看的更远。通用汽车显然意识到,这场汽车行业的巨变,涉及的不仅仅是电气化那么简单,所以在电气化、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领域,通用汽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今年3月份,通用汽车发布了全新的Ultium电池以及第三代全球电动化汽车平台,并且将在2020年到2025年间,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投入200亿元美金的资金和资源,3年内推出20余款全新电动化的产品。

而之于中国市场,通用汽车则表示未来五年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中,40%以上都将是新能源车型,并且这些新能源车型将100%实现国产,几乎所有零部件都将本土采购。
可能觉得这还不够,11月底通用汽车追加了投资,未来五年将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270亿元,投资力度超过了燃油车项目,并且到2025年底将在全球推出30余款纯电动车型。
对于加快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进程,通用汽车可谓是大刀阔斧,相信多点开花的打法一定会在未来生出更大的力量。
丰田汽车:后来者居上
相比于德系和美系品牌,日系品牌的电气化进程稍显迟钝,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更是表示了对如今加速电气化进程的担忧。但是,如今在能耗以及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电气化已经是公认的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在今年,丰田汽车也开始全力加速推进电气化进程。

今年北京车展上,丰田汽车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C-HR EV/奕泽 E进擎/雷克萨斯UX 300e,以及e-Palette和全新FCEV“MIRAI Concept”等电动化车辆。随后的广州车展,荣放双擎E+和威兰达高性能版也悉数亮相。
计划到2025年,丰田将会在中国市场导入10款以上的纯电动产品(其中包括雷克萨斯品牌),并在2025年实现全球电动化车型年销量550万的目标。
宝马汽车:加快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其实在“重构自我”这件事上,宝马一直都有清晰的认知。不管是启动品牌年轻化战略而启用的00后代言人易烊千玺,还是坚定不移的走电动化数字化之路,宝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2020年被称为是宝马的“新能源之年”,不管是产品的推出还是充电网络布局和数字化服务方面,宝马都走在了前列。目前,宝马拥有iX、iX3、i8、i3快充畅行款四款纯电车车型以及X1插电混动动力等多款新能源车型。

而在今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就曾经表示,宝马认为未来多种动力驱动系统将长期并存,所以将给予旗下车型燃油、插电式混动、纯电、柴油等四种不同的驱动形式。到2023年,宝马集团新能源产品线计划拓展至25款,其中一半为纯电动车型。
而在今年年底,宝马将为车主提供超过27万根充电桩,其中包括8万根直流快充电桩,宝马充电网络将覆盖超过5万公里高速公路。
本田汽车:技术驱动电气化之路
“技术宅”的本田早年就以“锐·混动”的节能减排闻名,而在电气化领域,本田同样专注于技术上的研发。
今年北京车展上,本田推出了纯电动概念SUV e: concept,并且作为全球首发车型亮相。除此之外,还有为中国开发的全新 CR-V SPORT HYBRID e+,是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当然,在最核心的电驱以及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层面上,本田带来了基于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下的SPORT HYBRID、SPORT HYBRID e+以及SPORT EV。

未来,截至2025年,本田将在中国投放20款以上的电动车。到2030年,实现电动化系列产品占全球Honda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二,其中电动汽车销量占比15%,混合动力占比50%。
因为受到传统造车思维的限制以及冗长庞大的体系的限制,让传统车企的电气化之路,相较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更加艰难。但是以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宝马汽车为首的传统车企,却让我们看到了超强的前瞻性以及行动力,相信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占领高地的时候,传统车企必定还有一席之地。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品牌官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从全球车企巨头转型来看推进电动化这事难在哪

 全球车市虽然下行趋势明显,但这些传统车企巨头们非但没有闲着,反而各自忙着加速向电动化转型布局。
   
   文|车事小说 青柠檬
   面对电动化发展趋势,国际车企巨头们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在市场面前身体却表现的很诚实。大众、通用、福特、宝马、奔驰、奥迪、FCA等传统车企巨头们,无一不在加速推进自己在电动化领域的布局。
   不过,对这些在传统造车领域堪称巨头们来说,要想在电动化领域真正实施起来,并非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摆在各大巨头们面前的这几道坎必须先迈过去才能真正实现触摸电动化。
    第一道坎:筹集足够烧的资金 
   研发电动车很烧钱,更不用说智能电动车,以及未来的自动/无人驾驶电动车。究竟需要多少钱?根据每家采取的技术路线不同,推进力度不一,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不妨从现在有的案例中可以找到一些参考。
   最近发生在通用 汽车 身上的系列变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
   2月17日,通用 汽车 发布公告称,为了聚焦核心业务,要在2015年制定的全面战略的基础上,果断采取行动转型,来实现显著的成本效益。翻译大白话就是要采取行动给“核心业务”弄钱。
   很快外界都知道了“果断行动”所指的是什么。除了把泰国、印度工厂卖给了中国长城 汽车 织之外,转身还淘汰了霍顿(Holden)品牌。一系列动作背后意味着,通用 汽车 一口气放弃了东南亚以及澳洲两大市场。也侧面说明了通用 汽车 现在对不赚钱业务的决绝。
   当然,这次行动没让通用 汽车 白忙活。据通用 汽车 首席财务官苏亚德瓦拉(Dhivya Suryadevara)2月5日对分析师表示,通过重组除中国以外的国际业务,与2018年相比利润增加了20亿美元。
   紧接着,当地时间3月4日通用 汽车 的“核心业务”成果正式对外发布——模块化的驱动系统以及搭载Ultium专属电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BEV3平台)。
   
   据通用 汽车 在这场名为“EV Week”的活动上介绍,通用 汽车 要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车型,累计投资200亿美元。并制定了一个“未来5年内在中美两个市场每年售出100万辆电动 汽车 ”的小目标。
   关停海外燃油车业务,砸下巨资研发电动化平台。通用 汽车 的战略转型意图在大众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
   
   事实上,如果留意到玛丽阿姨(通用 汽车 CEO Mary Barra)在活动上发言内容时就会发现,通用 汽车 的真正野心。
   在整个发言过程中,Mary Barra多次点名特斯拉。并向华尔街喊话称,将会证明通用 汽车 完全可以跟特斯拉展开竞争。在Mary Barra看来,通用 汽车 新一代电动产品性能比特斯拉更加突出。
   虽然在市场体量及规模上,通用 汽车 绝对是特斯拉的大哥大。但是在资本市场领域,通用 汽车 在特斯拉市值面前却不值得一提。截至本文截稿,通用 汽车 股价为26美元/股,市值为372亿美元;特斯拉股价为634.23美元/股,市值为1167亿美元。这也难怪玛丽阿姨会对华尔街很生气。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包括通用 汽车 在内传统车企巨头们并未把电动化作为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换句话来说,特斯拉暂时赢在了抢跑的时间上。当然,商场并非竞技场,在这一点上,刚刚醒悟过来的传统车企巨头们只能跟在特斯拉后面奋起直追。
   相比通用 汽车 在全球不那么重要市场鸣锣收兵来实现聚焦“核心业务”目的,欧洲大陆传统车企巨头们做法则是对准了自身内部“手起刀落”。正所谓狠起来连自己都“砍”。
   当地时间2月20日,戴姆勒集团称其正在对财务、生产和开发部门的管理层进行精简,以消除梅赛德斯-奔驰和戴姆勒之间管理层的职位重复,并加强戴姆勒集团管理层对梅赛德斯-奔驰部门的控制。
   根据《德国商报》援引戴姆勒公司消息人士称,戴姆勒计划将裁员人数由原先的1万人增加到1.5万人。戴姆勒还计划减少每周工作时间,并让大多数行政职位的临时工提前退休。
   即便是给戴姆勒贡献了丰厚利润的北京奔驰旗下多个岗位也未能幸免。据亿欧 汽车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戴姆勒或将分别在华裁员4%,其中包括北京奔驰近百位外籍专家。” 
   
   对此,戴姆勒董事会成员马库斯·谢弗(Markus Schaefer)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正在着手的全面削减成本计划,其目的正是为了释放资金制造电动车产品和自动驾驶 汽车 。
   相比戴姆勒的“后知后觉”,宝马就相对利落了许多。
   早在去年的9月份,宝马就已经制定了一份涉及6000人岗位的裁员计划。而且裁员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在电动 汽车 领域的投资支出。
     而德系最大传统车企巨头大众集团更是自去年3月份开始,让裁员变成了一种习惯。对此,大众品牌曾表示,计划到2023年裁员至多7000人,旨在每年节省59亿欧元以加快电动化和数字化。
   可见,即便是传统车企巨头要想推进电动化也是非常的缺钱。为了筹钱不惜执行紧缩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对内裁员等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缩减成本计划。
   这也表明,电动化是真心很“烧钱”。
    第二道坎:动力电池从何处来 
   既然大家都是奔着电动化而来,自然就离不开“电”。最终落地在产品上自然也就是动力电池。
   所以,当所有巨头们集中而来,其所需的动力电池如何满足?
   截至目前,全球整车制造商除了比亚迪能够真正在电池领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完全自给自足之外,包括特斯拉在内,鲜有其他品牌能够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由此,外部采购成为了共同选择。
   根据公开资料,无论是早期或还是当下,全球主流车企在动力电池方面无外乎采购自LG、松下或宁德时代。
   当然如果细分下去,有的品牌属于整体采购,有的则只是采购电芯等部件,而电池组则由自己组装。事实上,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谈不上绝对的供应安全。
   近期,特斯拉与松下“闹翻脸”就一个鲜活案例。受制于产能,特斯拉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抱怨松下不肯增加产能影响了Model 3产量。最终,松下丢掉了特斯拉独家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位置。LG、宁德时代向后进入特斯拉动力电池供应商名单。
   
   事实上,整车制造商受制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产能而导致损失惨重的案例数不胜数。广汽传祺GS8就曾吃过这方面的大亏。GS8上市伊始便深受市场追捧,销量订单节节攀升,就在扩大市占率的爬坡关键阶段,由于变速箱供应商爱信减产导致GS8产能跟着缩减。商场如战场,错过了时机的GS8最终沦为了细分市场车型中的沧海一粟。
   所以,对整车制造商而言,核心零部件的掌控权至关重要。根据各大车企巨头公布的电动化产能规划,未来五年内,对动力电池需求已经超过现有所有供应商的产能总和。
   如何保障供需平衡,除了外采之外,更多的车企巨头决心自己产。当然,这其中还是离不开电池相关企业的参与。
   为了确保2028年2200辆电动 汽车 生产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大众 汽车 在去年6月份宣布,与Northvolt公司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企业,建设一座初期产能为16GWh的电池工厂。该工厂最早将于2020年开始建设,并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开始为大众 汽车 生产电池。
   
   通用 汽车 也早在2019年12月宣布携手LG化学在俄亥俄州东北部的劳德斯顿(Lordstown)地区建造电池单体制造工厂,工厂将于2020年年中破土动工。
   除此之外,戴姆勒集团除了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已拥有(包括在建)的8家电池工厂基础上,还将在波兰建造第9家电动 汽车 电池工厂。
   去年8月份,丰田 汽车 旗下Primearth EV Energy公司称将在中国投建一家全新的 汽车 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1年投产。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了两家电池工厂。
   当然,也并非所有巨头都对自建电池厂感冒。
   据彭博社报道,宝马集团CFO尼古拉斯·皮特(Nicolas Peter)就曾表示:“我不认为自己生产电池对于每一家车辆制造商来说都有意义。”宝马将会继续从现有的供应商那里采购电池,或是加入一个联营企业,但是不会自己进行电池生产工作。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多数传统车企巨头们的所谓自建电池工厂只能称之为组装车间。电池核心部件如电芯等很多车企仍然无法摆脱外采。当然,自建电池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电动车型生产需要。不至于,因受制于供应商产能而导致影响整车生产。
   日前,由于LG化学方面电池产能不足,直接导致捷豹I-PACE生产线从今年2月17日开始不得不关停一周左右时间。同样受制于LG产能问题,正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进行生产的奥迪旗下纯电动车型旗舰e-tron也被迫停产了几日。
   电池供应已然成为了左右整车制造商的核心要素之一。
    第三道坎:能否支撑到市场规模化那天 
   即便筹集到了初期起步资金,以及解决了电池供应就一定能够在电动化领域施展拳脚了?
   如果这么认为,就只能说是太天真了。必须还要看在众多变量中,最不可控的那个变量—— 汽车 市场的脸色。
   要知道即便是火遍了全宇宙的特斯拉,时至今日仍然还未能实现年度盈利。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生理或还是心理上,都必须做好准备,撑到电动 汽车 实现普遍规模化的那一天。在此之前,终端市场月销仅三位数很可能是家常便饭。
   
   事实上,即便是在全球最大的 汽车 消费市场中国,自从去年6月份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补执行以来,新能源 汽车 在终端市场的销量便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也是多年以来,新能源 汽车 销量首次出现下滑。
   另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1万辆,同比下降77.7%,环比下降70%。至此,今年1-2月累计销量5.2万辆,同比下降64%。即便考虑到春节假期以及疫情影响,还是可以看出整个市场销量下滑趋势仍然非常明显。
   如果从市场角度而言,抛开现金补贴、税费优惠、牌照政策等外在刺激因素,纯电动 汽车 显然还不是市场中主流选择。换句话来说,传统燃油 汽车 仍然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这也就意味着,对包括传统车企以及特斯拉这样主要生产电动 汽车 的企业来说,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培育电动 汽车 消费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感受到电动车的好处。只有实现了经济规模化,才能真正说电动化时代到来了。
   宝马研发总监弗罗里希(Klaus Froelich)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 汽车 有需求。一个也没有。是监管机构对纯电动 汽车 有要求。”在他看来,欧洲市场并不需要纯电动 汽车 ,而且燃油 汽车 至少还能存在30年的时间。
   
   事实上,如果考虑到电动 汽车 高昂的售价(与燃油车相比),过短的实际续航里程,以及充电的不便利性等等阻碍,在未得到很好解决之前很难说出实现经济规模效益的时间表。当然,政策强行推进属于另一个范畴。
   所以,基于当前整个行业现状,只能说还处于 汽车 行业电动化的初始起步阶段。对所有车企而言,要吃这块市场的蛋糕就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 / END / ————
     投稿、爆料:csxs20150720@126.com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从全球车企巨头转型来看推进电动化这事难在哪

8. 传统车企的态度:让电动化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2021年新年伊始,特斯拉和蔚来品牌就率先出击,派出国产版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T7两名猛将重拳出击,前者以价格相比海外版低了16万元的售价,订单火爆到让官网崩溃,而后者以越级尺寸、1000公里的NEDC续航以及NAD全栈自动驾驶技术等为这款车增加了不少亮点。当然,为顺应电动化的浪潮,进入2021年,各大车企重整旗鼓,将发展的主力集中在了新能源车上,以下这些重磅新能源车同样拥有非常多亮点,小编下面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奔驰EQA
预计年中国内上市
1月20日,梅赛德斯-EQ旗下第二款纯电动产品——奔驰EQA正式发布。新车基于奔驰GLA车型打造而来,定位紧凑型SUV,动力系统目前仅推出两驱版本,后续将发布四驱版本可供选择。该车计划于2月4日,率先在欧洲市场上市销售,后续将引入国内量产。

外观方面,新车推出了两种设计风格,不过,两款车都采用了一体式的前脸设计,也就是将大灯和中网进行融合,来提升整体感,只不过EQA针对中网进行了封闭处理,而EQC依然是传统的格栅模样。除此之外,格栅上方两条平行的镀铬饰条也是EQ家族的高辨识度元素,既拉宽了视觉宽度,还丰富了前脸的层次。

内饰方面,EQA的内饰秉承了极简风格的设计思路,整体采用了黑蓝搭配的色彩搭配,其中大部分蓝色元素以气氛灯的形式出现,这样更能凸显新能源车的身份。新车和EQC一样采用了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连屏的造型,屏幕下方则是带有照明功能的HVAC通风口。

动力方面,目前EQA推出的250版本车型在前轴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90马力(140千瓦)、峰值扭矩为375牛·米的驱动电机,其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420公里,未来还将推出续航能力超过500公里的EQA车型。
奔驰EQS
预计二季度亮相
作为纯电动车家族新旗舰车型,EQS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奔驰纯电动车的产品矩阵。结合此前的谍照,新车采用了封闭式处理的进气格栅,两侧还有LED光源组成的头灯,点亮后有着不错的辨识度。车身侧面来看,新车的线条设计流畅,两侧还有全新打造的双色花瓣式铝合金轮圈进行加持,丰富了其年轻化视觉感受。
 

内饰方面,根据奔驰的说法,EQS将成为首款搭载MBUX Hyperscreen- 梅赛德斯-奔驰量产车中最大、最智能的屏幕的车型。

动力系统上,新车采用的是纯电驱动电机,并能实现在26分钟内补充53kWh的电能,并达到总电量的84%。此外,新车最大续航里程或将达到700km。
宝马iX
预计年底上市
去年年底,宝马发布了它们全新的中大型纯电动SUV——宝马iX。宝马iX是概念车iNEXT的量产版本,基于第五代eDrive技术打造,也是宝马全新纯电动平台的第一款车型。这款车最大功率可达370kW,约600km续航,零至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不到5秒钟,百公里能耗低于21千瓦时,新车将于2021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并于2021年底正式上市。

在造型设计上,BMW iX用简洁明了的线条勾勒出SAV车身轮廓,呈现出富有未来感的外观。车身长度和宽度与BMW X5旗鼓相当,大面积垂直设计的全封闭双肾型格栅化身为智能面板,大量摄像机、雷达与传感器被整合其间,成为自动驾驶能力的有力保证。

相比于外观,iX内饰展示的创新性设计更让人惊讶。iX将成为宝马迄今为止首款采用一体式曲面大联屏的量产车型,并且通过宽敞的空间、智能材质的搭配组合以及超大全景玻璃天窗营造出一个奢华、惬意的座舱。值得一提的是,与现款宝马车型相比,车内按钮数量减少了约50%,中央座椅扶手处整合了带隐藏功能的控制面板以及可触控的iDrive旋钮,而六边形方向盘的独特造型则是汲取了赛车方向盘的设计灵感。
宝马i4量产版
预计下半年上市
宝马i4基于CLAR平台打造,将搭载宝马的第五代eDrive技术,WLTP综合续航里程可达600km。据悉,新车上市初期或将推出3种型号,其中入门版车型或将命名为“i435”,中配车型或将命名为“i440”,顶级车型或被称为“i4 M50”。其中入门版车型或将采用单电机后驱布局,电机功率在209kW左右。而中配车型电机功率将升级到246kW左右,并可能会拥有boost模式,短时间提升动力表现。而顶级车型将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功率在336-343kW之间,数据上可以超越宝马M4。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概念车标志的方形双肾大嘴设计,因为是纯电动车型前格栅采用全封闭设计。新车的大灯和4系比较相像,更符合量产车的要求。新车的前格栅四周和前大灯处都加入了蓝色元素,用来凸显新能源车身份。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偏向驾驶座的设计风格,全新曲面显示屏和平底运动方向盘相结合,呈现出非常前卫的未来科技感,信息显示屏和控制显示屏合并成向驾驶者倾斜的整体装置,给用户提供了更直观的触屏操作空间。而且所有操作功能都集成到了显示屏中,更具有智能高科技氛围。
国产奥迪e-tron
预计3月上市
此前,国产奥迪e-tron已在北京车展、广州车展等亮相,其在外观设计上有所更新,并借用了海外版e-tron S的部分细节元素,其前保险杠两侧的散热口造型更为夸张,并加入哑光银色的装饰营造出更动感的视觉效果。带有条纹的轮辋也和现有车型上的有所不同,后保险杠造型做了简化,整体更迎合中国市场的审美。

车内整体风格同样延续进口版e-tron的豪华的基因,向驾驶员一侧微微倾斜的双层分体式MMI触控中控屏与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的组合,将内饰的科技氛围烘托的恰到好处。

动力上,国产奥迪e-tron将搭载三元锂离子电池组,在工况法规则下的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相比进口版车型提升了30公里。此外该车搭载了最大功率115千瓦、峰值扭矩226牛·米的前电动机,以及最大功率172千瓦、峰值扭矩314牛·米的后电动机,动力参数相比进口版车型略有调整。
奥迪e-tron GT
预计2月首发
近日,奥迪官方透露e-tron GT将于2月9日全球首发。该车生产采用100%的生态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热能,实现了碳中和生产。同时,这也是这也是奥迪首次推出没有采用实体原型车的全新车型。外观上,新车有点像燃油的A7 Sportback,但却比它还要低矮和凶狠,相当犀利的头尾灯造型同级无人能敌,流线造型、溜背车身、夸张的包围套件和新势力高性能车风格完全不同。

新车采用了前后三电机搭配quattro全时四驱,其中一个电机位于车前,两个电机位于车尾,最大输出功率为434kW,0-100km/h加速时间3.5s,但电子限速控制在240km/h。电池方面,其搭载了一块95kw/h的电池,WLTP续航里程超过400KM。快充模式下,30分钟内可充满电池。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之后奥迪e-tron性能更加强悍的RS版本也将推出,其0-96km/h加速成绩可达2.88s。

福特Mustang Mach-E</p【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路仕ChatRoad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