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执行力(4)

2024-05-20

1. 华为执行力(4)

“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技术是企业的财富,市场资源是企业的财富…,…而最大的财富是对人的能力的管理,这才是真正的财富。”任正非这样告诫华为的干部们,要求他们合理利用团队的各种资源,带好队伍用好人,以打造出高绩效的团队。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夜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着队伍走向胜利。”任正非非常欣赏这句话,也经常用这句话告诫华为的“高级将领”们,在华为遇到危机或陷入困境的时候,这些“高级将领”要有能力在茫茫黑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华为的队伍继续前进。
  
 华为的快速扩张,导致了成熟型管理干部的短缺。创业时期涌现出的一批既能精通机器组装和销售,又能够很好完成工程检测和机器维修工作的英雄,已经不能满足华为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因此,任正非在2009年的一次讲话中无奈地感叹道:“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带兵的人,缺少优秀的、拥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干部。”
  
 任正非认为,华为已经处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主要取决于华为是否有一大批能打硬战、善打硬战的各级团队带头人,能将仿佛看不到尽头的“巨象”工作“化整为零”,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理清任务的节奏,让大家知道站在哪里,何时可以歇歇脚,何时要打起精神继续前进。
  
 管理能力的提升有70%都是来自于挑战性的工作实践,企业要想培养既能“打枪”又能“带兵”的人,就要让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和反思。因此,任正非主张华为人都要勇于奔向“前线战场”,只有从死人堆里出来的战土才能成为优秀的将军。
  
 就像华为内部刊登的文章上说的:不要一当上PL(项目组长),就觉得是做管理了,就可以放松业务了。我们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管什么级别的主管,一定要懂技术。带兵的班长不会打枪,怎么可能把这个班带好呢?
  
 1996年,张爱东在浙江大学完成了学业,成为华为又一批博士后员工。学历上的优势,让他自然而然成了华为重点培养的人才,公司也希望他能够早日独当一面。但想要领兵打仗,得先学会自己开枪。
  
 1998年,华为在宁夏开通了第一个省网,单板老是出现问题,故障不断,总部不得不集中所有的软件精英们,声势浩荡地前往故障现场,上演一段“银川鏖战”的佳话,张爱东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这段时间里,张爱东工作毫不马虎,逐个字节地读程序,跟标准仔细比较,终于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回到深圳以后,张爱东成功地说服了领导,开始大规模,满配置测试环境,由于当时熟练开发的人员并不多,只有2个人,张爱东就跟着10多个软件人员切断了 NOTES系统、切断了电话线,在4号楼的一个与外界隔绝联系的房间里,开始了一个月的“集中营”生活:学习建立软件版本库,进行版本控制,首创提出“虚拟MCU”、“虚拟终端”等大网组建思想,解决了云南、福建等地的组网问题。
  
 经历了这段“集中营”生活后,这一批“菜鸟”们也成为熟练的开发人员。而这段激烈的一线作战经历,让张爱东的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因此获得了岗位提升的机会。对于像张爱东这样的经历,任正非在《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中这样说道:“我们将没有实践经验的干部调整到科以下去。在基层没有做好工作的,没有敬业精神的,不得提拔。”于是,华为让新员工下基层,并将其送到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一去就是数月或者几年,让他们从实践中学到本领,把岗位的任务做好、做熟练,才有机会升职。
  
 除了丰富实践经验外,华为在对新员工的培养上还倡导“一帮一”。在《华为人》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汽车工,发现汽车的QCC(零件)圈总是有毛刺,就自己买了一把锉刀,把问题零件的毛刺锉掉,这样,零件就能够100%合格了。
  
 可是,等到他退休了以后,同样的一批零件却有超过大部分不合格了。原来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这个故事在华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华为管理人员的重视。华为决定实行“全员导师制”,通过“一帮一”的方式,让新员工有更多的机会掌握工作常识和专业技能,并迅速成长为会“打枪”的人,从而迅速培养出更多有能力干部。
  
 学者阿维纳曾让两只同是一胎生的小羊盖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羔被放养在水草地边,另一只小羊羔的身边则拴养着一只狼。一段时间后,能惊奇地发现,两只小羊羔的状态完全不同:放养在水草地边的小羊羔快乐生活着,肥肥的;而另一只小羊羔不久后就死了。
  
 企业管理过程中,如果领导整天像狼一样,盯着员工不放,不懂得关注员工的感受,员工就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这样的员工又如何能高效工作呢?四川希望集团有这样一条治厂方针:“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员工”,这条方针强调的是温柔对待员工的管理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的飞利浦电子公司还只是一个小公司,但它非常尊重员工的意见,关注员工的感受。那时候,只要公司出台重大的、涉及普通员工利益的措施,都会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如果员工觉得不公平,公司就会采取补救措施,甚至完全否定之前的决策。
  
 任何企业都应该像飞利浦一样,关注员工的感受。在团队中,如果能够让辛苦的弟兄们适当调休,取得荣誉时干部能够请客吃饭,工作紧张时买点水果慰问大家,就会让员工有归属感,愿意全心全意地为企业作贡献。
  
 2008年年末,华为驻中东北非地区市场财经部门的员工钟琳(化名)身体出现不适,检查结果是卵巢肿瘤,而且检查出来时直径已经超过7厘米,伴随指标癌化。得到检查结果的钟琳万念俱灰,此时的她还在担心自己仍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工作。
  
 华为驻中东北非地区部和片区的领导们得知此事后,以最快的速度帮钟琳办理回国手续,让她尽快回国手术,并安排人手接替她的工作,以便能够给她一段完全静养的时间来做手术以及恢复。回国以后,同在中东北非办事处的领导还经常给她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开导和鼓励她积极面对困难。手术前夕,她还接到地区部门的各位领导和同事的电话,不断鼓励和安慰她,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深圳完成手术以后,钟琳恢复得很快,又重新到了之前的队伍中。
  
 如今,华为的公司制度框架范围内也有一个“个性化关注”的东西,一旦有同事结婚或妻子生孩子,不能准时参加项目团队工作时,即使项目再紧张,项目再艰难,主管都会让其他的成员一起承担工作。此外,华为还专门为那些健康状况不佳的干部提供更好的疗养条件,以回报他们对华为做出的贡献。
  
 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1997年后,任正非正式提出,要不断推行严格、科学、有效的管理,要逐步减少加班,让员工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任正非认识到,华为以前从零做起时所实行的加班系统,损害了很多华为人的健康。如今,华为有了一些发展,公司有必要为那些担子过重而健康状况不佳的干部提供疗养条件,让他们恢复健康。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的许多职能想要真正实施,要发挥作用,不能没有沟通。”的确,企业是一个大家庭,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感情、情绪和想法的,企业和团队的所有活动必须依赖所有成员的恰当活动才能完成。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够关怀员工,会让员工体会和认识到自己高尚的人格,也能达到恩威并施的效果。
  
 关注团队成员的感受,就要为他们建立通畅的发泄渠道。与员工定期沟通,可以尽快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让他们以正确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例如,日本松下公司为了让员工将不良的工作情绪发泄出来,就在每个分厂中的吸烟室内,摆放着松下幸之助的人体模型。每当员工对工作有抱怨的时候,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揍他”,甚至可以用竹竿抽打“他”。
  
 有一次,华为总部几个年轻的财务部员工在电梯里发牢骚,说公司为什么不在研发基地建立一个财务系统,那样就可以避免因出差报销的事情在基地和总部之间跑来跑去了。不知不觉,电梯已经到了7楼,那是总裁任正非的办公室,当他们反应过来时,任正非正一言不发地站在电梯口,这几个人顿时吓坏了,心想这下可遭殃了。没想到任正非却独自走开了。十几天过后,华为真的在研发基地建立了财务系统。这样他们就不用颏繁地在两地跑来跑去了。不久之后,华为还专门设立了意见收集中心,征求员工的意见。
  
 牢骚本身就带着员工对团队或企业的期望,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够做个淘金者,重视员工的抱怨和牢骚,就能淘出员工积极进取的期望,也能创造积极的团队气氛。因此,任正非在“不要试图做完人”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华为人互相关爱,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要多与员工交朋友,跟他们谈谈心,吃吃饭。他还特意指出,希望在非洲那种条件恶劣的地方,华为干部可以叫上成员们一起,大家出去撮一顿,这样能够增加友谊。
  
 从2008年下半年起,华为集团的CFO、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纪平就不断给员工发电子邮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劳逸结合等。此外,华为集团还专门成立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了员工饮食,饮水、办公等健康标准与疾病预防工作。为员工提供健康与心理咨询服务。华为还针对员工的身心问题,专门为其制订职业健康计划,以保证员工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
  
 每个员工都有自已的情绪和思想,坏的情绪和思想会消磨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团队气氛。因此,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做到以下几点。
  
 (1)管理者要尽可能多地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员工的心理变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2)管理者要做一个善于倾听和乐于沟通的人,随时发现员工的难处,这有助于保持和谐的团队气氛。
  
 (3)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员工,了解员工的能力和特点,将员工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遭遇挫折。当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时,假若下属不能正确地看待挫折、理解挫折,往往就会停下工作脚步,信心和热情也会随之削减。作为管理者,一旦对这种陷入“低潮”状态的下属置之不理,任由其萎靡的情绪肆意蔓延,下属就很难迅速从中解脱出来,继而对整个团队绩效造成影响。因此,管理者要让下属看到“希望”。
  
 索尼公司某分公司的随身听由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遭到客户投诉。经过及时的调查、分析原因后,分公司马上就派人解决了。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这件事传到了董事长盛田昭夫的耳朵里,该分公司的经理知道麻烦大了。
  
 盛田昭夫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召开董事会,当着众人的面严厉批评了负责该产品生产的经理,要求其他人引以为戒。这位经理是一位在索尼工作了近20年的老员工,可以算是德高望重的元老,第一次在这种场合被骂得颜面无存,不禁失声痛哭。事后,这位经理的心情很不好,觉得公司不再信任自己了,就将辞职信交给了自己的上级,准备辞职回家。他的上级却对他说:“董事长也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他绝对没有忘记你这些年立下的汗马功劳啊,他还嘱咐我请你喝酒解闷呢!"
  
 喝过酒,这位经理心里舒服了很多,觉得董事会还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等到回家刚进门,妻子说:“你们公司真看重你,连你都忘记我们20年结婚纪念日了,公司却记得,你看,董事长还特意派人送来鲜花了。”这位经理听后,彻底放弃了辞职的念头,重新燃起了工作激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团队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人也是一样。任正非说过:“不要试图做一个完人,做完人是很痛苦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使自已充满信心地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带领团队也是一样,不要试图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像管理者设想的那样做一个完人,苛求完美会增加员工的心理压力,使其看不到“希望”,管理者也无法带好整支队伍。任正非知道,华为的大多数员工都是知识型员工,他们有着比一般员工更强烈的成就感,他们重视个人成就远远超过金钱,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重视。为了保持团队的完整,任正非要求华为的干部们不要过多关注员工的缺点,不要给他们过多的工作压力,要多关注团队成员的优点,增强他们的信心,包括活下去的信心,生命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公司的价值和希望。
  
 2004年,杨建(化名)以项目主管的身份加入了华为S产品开发团队。由于市场收缩,战略调整后的团队由原来的80人变为30人,随后又陆续走了22人,只留下8人,团队一下子没有了气势,员工开始担心个人发展,对团队失去信心。这样的团队该怎么带?
  
 杨建决定先稳定军心。他特意安排了一次饭局,与员工推心置腹地沟通,向大家明确团队的独特价值。杨建告诉员工:“现在,我们确实只有8人,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传送网熟悉市场开发的唯一一点血脉,只要有一天市场的号角重新吹响,我们绝对会是冲锋带路的领头羊。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等到那一天。”这次饭局过后,员工们又重新燃起了工作激情。
  
 很多员工都习惯性地将工作中遭受的挫折看成一种失败、一种灾难,在挫折面前,他们往往会陷入一种焦虑和忧愁的情绪中,甚至选择放弃生命。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像杨建一样,帮助下属重拾工作的激情,并且告诉他们,只有经历过挫折的考验和磨炼,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顺利地前进。
  
 华为维护项目组新成立的时候,很多成员没有维护经验,面对客户表现得胆怯与脆弱,曾全(化名)作为项目组的主管,他意识到,必须与这些人并肩作战。2006年,开发部门调了3名新员工到曾全的项目组,这时候恰好赶上吉林出现网络问题,客户要求进行现场定位,考虑到员工A在业务上负责支路,技术过硬,曾全就安排他出差去现场。A一听要到客户机房现场定位,就很害怕,显得很没信心,于是,曾全就把整个项目组召集起来,重新把问题梳理了一遍,大家一起针对问题定位,形成了一个详细的清单,并进行了简单演练,第二天出发的时候,员工A信心十足,不到两天时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个人曾经遇到过多少挫折和磨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从每一次挫折中吸取教训,并把挫折看成走向成功的良机。“我们要鼓励下属将挫折视为成功的转折点,在挫折当中进行深刻反思,总结出一些教训,重新聚集力量,抓住挫折所提供的转机,积极地调整目标,继续前进
  
 企业管理中,让下属看到“希望”是一种既重要又便宜的“动力投资”,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来说,管理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勉强下属做无法办到的事情
  
 (2)积极鼓励和赞美下属的创新活动,多给他们表现的平台,尽可能地让下属按自己的方式去发挥才能。
  
 (3)当下属犯错时,尽量不要当面指责,而是要在赞美中给予适当的责备。
  
 (4)对员工责备之后,要采取善后方法,例如,可以用其他话题来称赞员工。
  
 松下幸之助曾说:“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定要有负起绝对责任的心理准备。不管员工有100人还是200人,甚至1000人、2000人,责任还是由他一个人承担,自己既然站在最高的立场,一切就都是自己的责任了,这个道理是亘古不变的。”松下幸之助的大意是,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用言行向下属员工传递自己的导向,凡事都要以身作则。
  
 熟悉联想公司的人都知道,该公司有一条规定:超过20人的会议,不论职位高低,只要迟到,必须罚站一分钟。
  
 第一个被罚的人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他本人紧张得不得了,全身是汗,柳传志本人也一身是汗。柳传志为了不让领导丢面子,当着大伙的面对老领导说:“您先在这儿站一分钟,晚上我到您家里给您站一分钟。”其实,就连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三次,其中一次是因为电梯坏了,他被困在里面,叫别人去给他请假,结果没找到人,于是就被“冤枉”地罚站。
  
 你怎么“做”,下属就会跟着“做”;你怎么对待领导,怎么处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下属也会受到影响,并开始模仿。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柳传志平时总是说开会迟到要罚站,但自己不小心被耽误了,就简单一句“算了”,那么迟到罚站的规定就只能是一纸空文
  
 某公司销售部规定:“员工跟客户洽谈生意的时候要注意节省电话费,尽量长话短说,如果电话交流的时间超过五分钟,应改用传真。”
  
 刚开始,员工还能严格遵守规定,但等到月底电话单打出来的时候,发现公司总经理的直线电话超过五分钟的就多达三十次。渐渐地,其他员工的电话交流时间也逐渐延长,起初员工还有各种理由,如“客户需要”、“时间没控制好”等,到后来甚至连理由都不找了。显然,这位总经理的行为破坏了公司的规则,他没有做到言行一致,那么在员工们眼里,既然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为什么不可以点灯呢?因此,很多人就会对这种行为进行效仿,结果可想而知
  
 优秀的管理者就像是一个雁队的“领头雁”一样,其他成员的眼光都会紧盯着“领头雁”,“领头雁”飞向哪里,雁队就飞向哪里,华为的成功少不了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每一位华为管理者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怀着”以身作则,从我做起”的精神,一步一步地跋涉,正如华为某项目主管在《华为人》报上说的一样:“无论是开发过程的小问题定位,还是每周一次的体育活动,我都尽量不缺席,点点滴滴中建立起兄弟般并肩战斗的情谊。”
  
 1996年,华为ETS成功进入海南,到9月份时,已经能够覆盖整个海南省了。为了配合公司在“红十月”完成全省放号令的要求,万宁县将所有的ETS圆定台全部销售,并最终向用户承诺:国庆节就能放号使用。
  
 由于海南属于亚热带地区,第三季度热带风暴比较集中,台风不断,9月底正好遭遇了一次台风。客户主管为了能够兑现对终端客户的承诺,要求刘普(化名)带领的项目组必须赶在28号之前完成ETS铁塔的安装工作。天还下着大雨,风速也很强,使得铁塔安装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没人愿意爬上去安装,局方的工程师焦急万分。刘普看到这个情况,二话没说就下雨衣,攀上30多米高的铁塔。项目组的人看了,都一个个站在塔下,抬着头,张开手,生怕他掉下来,还不时喊着:“刘普,小心啊!
  
 最终,刘普完成了安装任务,项目组也如愿实现工作目标。一年后,刘普再次回到万宁县的时候,客户主管看到他,一把将他拉过去,搂着他,就像久别重逢的兄弟。
  
 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说:“人们往往模仿经理的工作习惯和修养,而不管其工作习惯和修养是好是坏”管理者如果能够在制度面前率先示范,工作上以身作则,那么这种热情和精神就会影响他的员工,大家也会效仿他。如果华为的干部们不能像刘普一样,在困难面前身先土卒,而是将困难的包袱甩给下面的员工,那么,团队就会不和谐,华为也就不会长远。
  
 华为的“全员导师制”规定,只要下属出现问题,就是导师的责任,导师不仅不能得到提拔,甚至会被降职。“全员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华为对干部们“用言行传递导向”的要求。
  
 管理者作为一个部门或企业的负责人,他的工作习惯和修养总是能够受到下属员工的关注,甚至被模仿。因此,优秀的管理者要用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激励下属,并做到以身作则。
  
 (1)管理者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要以管理者的身份要求自己,比一般人做事有条理,做好榜样作用。
  
 (2)遇到困难要敢于担当,做事任劳任怨;在成功面前也不能只追求个人享受,要懂得与人分享
  
 (3)对那些平时表现优秀,并且已经成为员工表率的员工,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言行,继续为其他员工做好带头作用。
  
 (4)阶段性地反省、反思自已在工作中有没有失误或不得体的地方,然后及时改正。
  
 反馈是指在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对员工表达的信息做出回应的行为。如果管理者反馈不及时或者不反馈,不仅会造成员工错误地理解管理者给出的信息,还会扼杀他们向上级倾诉的欲望,降低工作积极性。这样,团队成员很容易各自为战,各扫门前雪,从而严重削弱团队的竟争力。企业管理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节:管理者每天不停地在骂员工“笨得像猪一样”,员工也不知道管理者每天想着什么,觉得管理者天天就在说“鸟语”
  
 其实,这都是因为管理者和员工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鸟”发出的信息没法准确、及时地传达给“猪”,“猪”的想法也没有很好的渠道及时让“鸟”知道,最终,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途以及价值观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由此可见,及时的反馈与沟通是多么重要
  
 虽然很多管理者已经开始重视反馈,但它仍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曾有人专门做了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有47%的员工反映,至少每隔一周才能得到一次反馈
  
 黛西是安迪的下属,由于最近业务开展不是很顺利,她虽然还能够热情十足但拜见客户时还是连连受挫,这让她备受打击。因此,她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得到销售高手的指点,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主管安迪
  
 等主管安迪前来询问黛西近期的业务进展状况时,黛西对安迪说:“这个周期的业务进展并不顺利,我甚至在想,我是不是不该留在业务部门,还是请调到其他部门去,”安迪看到垂头丧气和连连摇头的黛西,也没说什么,径直回到办公宝之后,安迪心想:黛西是不是对推广业务不感兴趣呢?尽管我非常想教她怎样高效地开展业务,但还是尊重她的个人选择吧。一周之后,戴西”如愿”收到了被调往其他部门的通知单,其实,黛西并不希望调去其他部门,只是渴望得到指点;而安迪虽然有意栽培黛西,却因为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错误理解了黛西的“弦外之音”,最终二人皆不欢喜”。
  
 黛西的案例使我们明白,管理者要对团队成员的话语及表现及时反馈,让员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表现,避免闷头工作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要招待一位客人,选择去一家西餐厅,大家都点了牛排。等到同去的几个人把牛排都吃完了,自己还剩下一半没吃,他担心烹调牛排的主厨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会误以为自己的牛排做得不好而难过,就让助手把主厨请到跟前,面带愧疚地对他说:“你的牛排真的很不错,不过我已经80岁了,胃口不如从前,实在吃不完就剩下了一半,这并非你的厨艺所致,希望你不要介意,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难过,所以就想当面和你说,你烧的牛排真的很棒,谢谢了!”
  
 主厨看到大名鼎鼎的松下电器公司总栽如此体贴自己、平易近人,非常感动,同去的几人也被松下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一个了解自己士兵的将军,才能带领军队打出胜仗。同样,一个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才能带领好整个团队。如果松下幸之助没有及时反馈的意识,就会让下属产生误解,下属也就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认可而难过,从而没有了以往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幸运的是,松下幸之助了解自己的“士兵”,因此,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最后还有了“经营之神”的称号。
  
 在华为,有包括市场部、研发部以及服务部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领导都需要管理一大批员工。作为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地给予员工反馈,员工就不能准确掌握管理者的意图,就会各自为战,与目标渐行渐远,积极的反馈能够让员工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觉得自己对于管理者和团队是有价值的。这样,既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气氛
  
 黄杰(化名)是一名华为PM项目的主管,在刚接手PM的工作不久后,就感觉小组成员有些变化,就平时工作积极性很高的两个人,也不像以往那样积极了,黄杰找到PL一问,原来是本来计划下个季度要启动的一个新项目被停止了,一时间,大家都很迷茫,了解到大家是由于项目处于缓冲期,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了,黄杰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于是立即召集小组成员,并向大家解释:“计划的项目之所以停止,是公司根据市场调整另有考虑决定的,现在,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后端关注,解决生产发货问题,”于是,黄杰立即安排项目组成员到后端学习,让他们有事可做。这样,等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项目组的成员们终于发现自已有事可忙,以前的那股工作劲头又重新来了。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团队管理理念,每当项目的开展到了缓冲期,管理者都能够准确地找到着力点,通过与员工及时沟通反馈,通过团队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可见,在团队管理中,反馈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1998年的管理要点中,任正非就强调:高级管理干部要实行走动管理。任正非认为,管理者不能只坐在宽大明亮、位置最好的办公室里,天天听汇报,而是要走动起来,主动与员工沟通和反馈,了解员工的想法,让员工能够对目标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一味远离“现场”,这样很容易形成“冤案”。
  
 在团队管理中,及时给予下属反馈,才能让下属看到管理者关注自已的感受,并让他们乐于与管理者分享信息,从而有利于团队建设,但管理者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管理者要注意反馈的及时性,要对下属的话语和表现进行及时反馈。
  
 (2)管理者在反馈中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
  
 (3)反馈要有针对性,要清楚表达自已的观点,抽象或模糊的反馈会让下属茫然,不明白管理者的真正用意。

华为执行力(4)

2. 华为的执行力是怎样炼成的

可以说,华为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取得目前如此巨大的成功,相当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其强大的执行力,而这种执行力就是来自公司良好的管理制度。华为与IBM、Hey、FhG、盖洛普等公司合作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质量控制、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改革,则使得公司的管理体系真正与国际化公司实现接轨。如果说前几年华为为了生存和迅速成长,采用的是相对更加灵活、因地制宜的公司治理方案,那么在逐步树立起成长为国际一流电信设备制造商的远大目标后,通过发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思想,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产经领域少数几个具备国际水准的大型公司。宏伟的战略思路与踏实的工作态度在每个员工、每个团队中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华为具备了国内大型企业中罕见的执行力。华为按照***思想来阐述执行性团队的总纲是: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任何的行为与活动都必须有一个“一般的号召”,这就是所谓的目标。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员工行动起来。就营销这一块来说,华为认为目标的制定应包括:集权制定目标的过程它就是个“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例如在销售团队中,任何有关资源的争取和应用在事先都已经由华为的相关管理层经过详细的规划和部署,让员工在市场一线执行销售任务的时候有明确的方向,时刻树立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安排中高层领导下到基层任职,根据公司的大方向为自己的销售团队制定详细的品牌目标、市场目标、销售目标等,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强制执行力组织必须贯穿始末。在研发团队方面,不论是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还是在岗老员工,华为始终强调,作为一名员工,首先应该是一名职业人,当你在进行产品研发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研发价值观是否和企业、市场的价值观一致。也就是说华为明明是一个研制路由器、交换机等的电讯企业,但员工却偏偏利用公司的实验室研制自己感兴趣的和电讯部沾边的产品。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华为通常会找其谈话,要是还没有改正,坚决予以辞退,以此保证研发队伍时刻以企业取向为基准的强大的执行力。此外,华为强大的团队执行力的实现,还有许多诸如流程、步骤等条件因素组成,但不管哪一方面,华为在贯彻执行力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则: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方法、手段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统一员工的思想,使上下级之间相互认同,真正走出企业执行力实现的瓶颈,达至共赢的目的。

3. 华为的执行力是怎样炼成的?

  14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并没有带给任正非多少物质收益和事业上的直接帮助,但军队的生涯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信念,锻造了他的钢铁意志、执行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一生的深刻烙印。
  任正非经常和员工谈论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他通过这种方式,向员工解释竞争中要坚持的品质。对他自己来说,竞争不过是自己与命运斗争历程的继续。
  和军队作风相似,任正非要求做的事就必须立即做到,有时简直是逼着人变出业绩来。这都是军人雷厉风行性格的体现,任正非从军队继承的“攻无不克”的精神成了华为强大执行力的来源。
  每年,他都会为华为制定下一个目标,虽然很多人都不相信能够兑现,但是多年以来的事情表明,每年他所提出的目标大多都实现了。例如,1995年任正非要求用三年的时间将重新组建的莫贝克公司变成国内电源行业第一,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又提出了做“亚洲第一”的说法。
  任正非的决策方式很简单,他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去反复论证,不要讲什么理由,要什么资源只管说,下属只管去执行,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找理由说办不到。当然,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只要尽了努力,无论结果如何任正非还是会客观评判的。早年经常有好说空话的下属,任正非就会立即拍板:你去弄,什么时候给我结果。
  这种风格,让那些习惯于递条陈述而不是实际执行的员工头大,任正非的作风也让此类事情很快就绝迹了。在任正非看来,所有的事情都有困难,光喊困难而不去努力克服的人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或管理者。
  商场日益激烈的生存压力,也就要求在企业里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任正非的强势风格使他在华为几乎是一言九鼎,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就立即行动起来,员工在做事的时候不用多想,只要按照他的要求执行即可。这种雷厉风行经常会把对手打个措手不及。
  任正非鲜明提出,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管理,对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不遵守。他就是用这种方式保证了华为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也就是因为这样,华为在召开大规模员工大会的时候都会要求保持会场安静和整洁,结果就真能保持手机不响,不扔垃圾。
  从这些细节也不难看出,华为的成功在很多事情上都得益于任正非在军旅生涯锻炼出的能力和学习到的经验。  本文来自《任正非的竞争智慧》

华为的执行力是怎样炼成的?

4. 华为的执行力是怎样炼成的?

  14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并没有带给任正非多少物质收益和事业上的直接帮助,但军队的生涯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信念,锻造了他的钢铁意志、执行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一生的深刻烙印。
  任正非经常和员工谈论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他通过这种方式,向员工解释竞争中要坚持的品质。对他自己来说,竞争不过是自己与命运斗争历程的继续。
  和军队作风相似,任正非要求做的事就必须立即做到,有时简直是逼着人变出业绩来。这都是军人雷厉风行性格的体现,任正非从军队继承的“攻无不克”的精神成了华为强大执行力的来源。
  每年,他都会为华为制定下一个目标,虽然很多人都不相信能够兑现,但是多年以来的事情表明,每年他所提出的目标大多都实现了。例如,1995年任正非要求用三年的时间将重新组建的莫贝克公司变成国内电源行业第一,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又提出了做“亚洲第一”的说法。
  任正非的决策方式很简单,他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去反复论证,不要讲什么理由,要什么资源只管说,下属只管去执行,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找理由说办不到。当然,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只要尽了努力,无论结果如何任正非还是会客观评判的。早年经常有好说空话的下属,任正非就会立即拍板:你去弄,什么时候给我结果。
  这种风格,让那些习惯于递条陈述而不是实际执行的员工头大,任正非的作风也让此类事情很快就绝迹了。在任正非看来,所有的事情都有困难,光喊困难而不去努力克服的人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或管理者。
  商场日益激烈的生存压力,也就要求在企业里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任正非的强势风格使他在华为几乎是一言九鼎,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就立即行动起来,员工在做事的时候不用多想,只要按照他的要求执行即可。这种雷厉风行经常会把对手打个措手不及。
  任正非鲜明提出,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管理,对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不遵守。他就是用这种方式保证了华为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也就是因为这样,华为在召开大规模员工大会的时候都会要求保持会场安静和整洁,结果就真能保持手机不响,不扔垃圾。
  从这些细节也不难看出,华为的成功在很多事情上都得益于任正非在军旅生涯锻炼出的能力和学习到的经验。  本文来自《任正非的竞争智慧》

5. 华为,如何建立强大的执行力求解答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谈道:一个企业的领导要有将一件事从头抓到底的韧性。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执行力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性。国内许多企业领导人的一个烦恼是,布置的任务或者制定的制度经常得不到落实,要么就是落实得如何企业领导人不知道,这突出地反映出企业执行力存在很大问题。 这就像当前很多业务员会抱怨做销售很累,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目标不明确,在市场上经常没有方向感。而企业销售负责人又觉得现在的市场竞争太残酷了,市场策略也随着市场不断的变,目标没法定了,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运作这个市场,感觉走一步算一步。 从团队管理的角度看,华为在高速成长中并没有出现执行力模糊、整个团队迷失的现象,而是在任正非的带领下逐渐摸索出一套既适合国际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团队执行力制度。 可以说,华为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取得目前如此巨大的成功,相当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其强大的执行力,而这种执行力就是来自公司良好的管理制度。华为与IBM、Hey、FhG、盖洛普等公司合作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质量控制、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改革,则使得公司的管理体系真正与国际化公司实现接轨。 如果说前几年华为为了生存和迅速成长,采用的是相对更加灵活、因地制宜的公司治理方案,那么在逐步树立起成长为国际一流电信设备制造商的远大目标后,通过发扬毛泽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思想,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产经领域少数几个具备国际水准的大型公司。宏伟的战略思路与踏实的工作态度在每个员工、每个团队中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华为具备了国内大型企业中罕见的执行力。 华为按照毛泽东思想来阐述执行性团队的总纲是: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任何的行为与活动都必须有一个“一般的号召”,这就是所谓的目标。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员工行动起来。 就营销这一块来说,华为认为目标的制定应包括:集权制定目标的过程它就是个“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过程。 例如在销售团队中,任何有关资源的争取和应用在事先都已经由华为的相关管理层经过详细的规划和部署,让员工在市场一线执行销售任务的时候有明确的方向,时刻树立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安排中高层领导下到基层任职,根据公司的大方向为自己的销售团队制定详细的品牌目标、市场目标、销售目标等,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强制执行力组织必须贯穿始末。 在研发团队方面,不论是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还是在岗老员工,华为始终强调,作为一名员工,首先应该是一名职业人,当你在进行产品研发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研发价值观是否和企业、市场的价值观一致。也就是说华为明明是一个研制路由器、交换机等的电讯企业,但员工却偏偏利用公司的实验室研制自己感兴趣的和电讯部沾边的产品。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华为通常会找其谈话,要是还没有改正,坚决予以辞退,以此保证研发队伍时刻以企业取向为基准的强大的执行力。 此外,华为强大的团队执行力的实现,还有许多诸如流程、步骤等条件因素组成,但不管哪一方面,华为在贯彻执行力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则: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方法、手段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统一员工的思想,使上下级之间相互认同,真正走出企业执行力实现的瓶颈,达至共赢的目的。

华为,如何建立强大的执行力求解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