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中国项目

2024-05-15

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中国项目

1980年以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1947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亚洲首个开展援助的国家。同年我们开展了第一个为儿童提供紧急援助的项目。 1948年到1951年间,我们在中国的工作主要是为儿童提供救济食品,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母婴保健水平、卫生条件和医疗急救能力等。这项培训项目后来影响了在中国建立的俗称“赤脚医生”的农村医疗卫生系统。在早期的几年里,我们为受到战争影响的所有儿童提供帮助。这是体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坚持的无歧视人道主义标志性原则的第一个实例,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在1979年得到恢复。从那时起,我们为促进中国在儿童权利上取得以下重大进展贡献了力量。20世纪80年代我们支持中国卫生部加快为六岁以下的儿童全面接种疫苗的工作进度。很多疫苗需要冷藏保存,而当时中国的偏远地区普遍缺乏冷藏设备。因此,我们帮助卫生部建立了一个疫苗冷藏和运输体系,即“冷链系统”。这个网络不断发展并覆盖了全国几乎90%的人口。这大大提高了免疫接种计划的质量,使得由麻疹、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所导致的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我们还开始与贫困农村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部门直接开展合作。1987年我们在云南省开展了第一个水和环境卫生项目,由于缺乏干净的饮水,当地儿童的死亡率较高。我们援建了供水管道、安装雨水收集箱、修建示范厕所。一年之内,五岁以下儿童的腹泻发病率从45%下降到4.5%。20世纪90年代我们与卫生部密切合作,降低碘缺乏病(如甲状腺肿大、克汀病以及身心发育障碍)的发病率。我们支持政府推广食用碘盐以减少碘缺乏症。如今,超过90%的中国家庭都食用加碘盐,这是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后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成就。我们是第一个与政府合作开展艾滋病项目的国际组织。早在1996年,我们就支持政府开展疫情监测、关怀、预防、社区教育及针对年轻人的宣传工作,并一直持续至今。我们正在进行的“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活动动员了全国数千名青少年大使。21世纪我们与中国政府一起,合作开展了多个重大试点项目,率先在卫生和营养、教育、儿童保护、艾滋病、水和环境卫生,以及灾害应急响应和备灾等领域开拓了经证实成功的最佳做法。这些试点项目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并对国家的项目和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实例包括:  母子系统保健试点项目,该项目提供全面的母婴保健服务和信息,促使孕产妇死亡率的大幅下降。  爱生学校试点项目,使学校更安全,管理更到位,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  石家庄市流动儿童试点项目,帮助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卫生保健和教育。  儿童早期发展试点项目,使三至六岁的儿童接受高质量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友好家园项目,该项目为地震后的儿童提供安全的场所玩耍和学习。  儿童福利示范项目,该项目正在推动中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建立,支持通过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和资源对原先无法获得救助的弱势儿童提供帮助。  2010年,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参与协助、联合国儿基会资助的“加强减灾政策对妇女儿童关注项目”立项。突发救援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首批进入灾区参加中国政府救援行动的国际组织之一。截至2008年11月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向受地震影响地区提供了总价值超过1700万美元的物资和技术援助。在震后初期紧急救灾阶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运送了大批急需的援助物资、基础设施和技术培训等。5月2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首批16吨救援物资即运抵四川灾区,其中包括帐篷、棉被和学习用品等。5月3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86吨总价值为89万美元的医疗物资运往重灾区,为大约140万人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基本医疗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灾区提供了净水器、净水片、蓄水器、移动厕所等,培训了5000余名当地水利和卫生部门工作者,帮助改善当地水与环境卫生条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共同开展“麻疹倡议”活动,向地震灾区730多万名儿童提供麻疹疫苗。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向灾区学生提供了活动板房教室、学校帐篷、服装、游戏包、运动包、文具、教师用具、书包、图书等。11月22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全国妇联携手在四川地震灾区启动了反儿童暴力伤害和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的“四川灾区儿童保护项目”。在灾后重建阶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重建更美好”的原则,即为受地震影响儿童重建比震前更好的生活。为向灾区儿童提供长期心理援助和干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四川地震灾区安置点内设立了40个“儿童友好家园”。在受地震影响的甘肃偏远山区援建了100余套活动板房教室,并为25万余名灾区儿童提供了学习用品、教学用具和体育游戏包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在为灾区学校和医院重建供水系统和卫生设施,为县级和乡镇医务工作者提供妇幼保健方面的培训等。与中国政府三年重建规划相一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地震灾区的援助也将持续到2011年。在未来几个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在地震灾区学校中普及“爱生学校”的理念和做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帮助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备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将继续为灾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保护儿童不受暴力侵害、剥削和拐卖。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会继续为灾区儿童提供营养品、疫苗注射等,并在灾区建设永久性供水设施、卫生厕所、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帮助养成习惯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中国项目

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最初发展

(1)已经实现的20项NPA目标(共计24项)降低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安全饮用水卫生厕所基础教育基本扫除成人文盲困境儿童生育间隔孕期保健与安全分娩减少低体重出生儿消除碘缺乏症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母乳喂养消灭脊髓灰质炎控制麻疹发病率计划免疫的覆盖率腹泻的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早期儿童发展生活技能/行为改变(2)挑战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控制艾滋病降低贫血(3)现状全国3亿8 千万儿童到90年代已实现了大部分目标国家级、省、县级行动方案因地理、性别等特点造成明显差距面临的挑战:艾滋病基础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4)目标:使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建立积极的,有利于发展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用生活技能和知识武装、保护青少年全力着手解决导致贫困的社会因素动员政府、媒体和大众努力实现儿童权利(5)具体做什么?使项目作为儿童的知识/交流中心扩大伙伴关系,开发更多资源改进基础社会服务的财政和管理开发和传播信息,促进多方参与,实现儿童发展纲要目标(6)如何实施?以3-A模式为指导将儿基会资助作为 种子经费只限于在一些模式探索中和国家级活动中提供服务在合作伙伴中开展在技术、计划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在示范地区和国家级项目中进行交流和宣传(7)合作项目计划、宣传、交流和知识卫生和营养教育和早期儿童发展儿童环境和卫生儿童保护和社区服务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行动自然灾害紧急援助a.计划、宣传、交流和知识主要合作伙伴:国务院妇儿工委,经贸部建立为儿童项目、政策、法律和研究服务的知识中心建立交流和资源动员联盟地理分布:国家级和省级b.卫生与营养主要合作伙伴:卫生部支持制定卫生系统改革政策支持加强饮食结构,对抗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战略计划初级卫生和妇幼保健疾病控制与计划免疫加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地理分布:国家级、10省、46县c.教育和早期儿童关爱主要合作伙伴:教育部,中国科协提高质量,减小差异关注儿童早期帮助校外青少年发挥其潜力地理分布:国家级,12个省,80个县d.儿童环境和卫生主要合作伙伴:爱委会,水利部提高对健康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开展筹资活动,实现农村安全用水地理分布:国家级和5省内的12个县e.儿童保护与社区服务主要合作伙伴:经贸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公安部,国务院妇儿工委, 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宋庆龄基金会,天津聋儿康复中心建立家庭和社区支持机制,保护儿童改变态度和政策,支持儿童地理分布:国家级,部分城市和农村f.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行动主要合作伙伴:经贸部对因多种原因而贫困的儿童进行规划和提供服务减少社会贫困因素地理分布:国家级和10个省的30个县g.自然灾害紧急援助主要合作伙伴:经贸部,民政部提高备灾能力,其中特别关注对儿童的保护对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反应快速而有效地理分布: 所选县h.同联合国其它机构的合作儿基会成员领导或参与联合国专题小组的研究和讨论,如有关卫生、基础教育、社会性别、艾滋病、贫困、法治等专题小组;领导或参与国家评估数据库的管理工作组人权的方法贯穿项目;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中的三个目标贯穿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