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黄达人校长卸任 求其在中大的事迹介绍

2024-05-16

1. 中大黄达人校长卸任 求其在中大的事迹介绍

引用:
这是2010年12月23日的晚上,在外奔波劳累一天后,我回到宿舍,打开人人网。

    已经有不少校友分享了来自教育部的消息:今日,中组部有关同志来到中山大学,宣读了中央的任免决定:黄达人教授因为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同时出任中山大学校长。

    恕我愚钝,目前我在教育部的网站上还找不到相关的“大道消息”,不过我想,黄达人校长的退休,可能也只是早一些或迟一些而已。在班群上,有同学在感慨,终于还是没能在毕业典礼上与慈祥的黄校长握手。而我,则是更多地想起四年前的情景:拿着华附校长的推荐信,我信心十足地来到了北大的面试考场,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而不久后,在珠海唱响中大校歌的时候,我就立志,大学期间,我要变得足够优秀,以后拿到中大校长的推荐信。现在看来,尽管当时的想法幼稚,但大学期间我不够优秀确是事实。

    扯到哪去了……

    十年前的中大,是老中大们不堪回首的岁月。听老师衷诉,1998年的中大,研究生院排名32名。1998年全国只有33家研究生院。

    第二年,黄校长从浙大来到这里,为中大翻开了新世纪的篇章。不久后,还在读小学的我,听到了身边的父辈们纷纷在议论:中大“吞”了中山医,排名终于超过了华工……当时我在想,靠吞并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中大的明天究竟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到了我读高中,老广们终于捕捉到了大学排行前10的影子,尽管是个“不怎么被承认”的前10,是个连我自己都不打算作为第一志愿的前10 。不过那时候,挂在老广们脸上的更多是欣慰,因为毕竟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中大这几年在一步步扎扎实实前进也是有目共睹。

    如果说,来到中大之前,只是眼看着这间大学在长足进步,那么,来到中大之后,这种感受则随时洋溢于心头。可能让这几届中大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朱熹平教授在庞加莱猜想上的突破。当时的《广州日报》连续几日用了极大的篇幅详细介绍朱教授的成就,以及获得成就的原因。虽然我没有很深入地了解,不过报纸上和周围人都这样说:黄校长作为数学的“内行”,不拘一格地给予了朱教授很宽松的研究经历——“允许你三年不用发表论文!”——让他专心于庞加莱猜想的研究。苍天不负有心人,朱教授终于因在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轰动了数学界,而始终站在他背后的黄校长当时也震撼了我们这群中大学子:如果一直能有这样有见地的校长,何愁中大不越办越强?

    站在年代之交,回首世纪之交。这十年,见证了南国的这所大学奇迹般的发展,也见证了广东人在物质上富起来后,在精神上奋起直追——中山大学的成长不正是广东人精神世界成长的一个缩影吗?岁月不饶人,在这背后作出巨大贡献的这位老人,如今已功成身退。但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大学,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差很远,其实到目前为止的成功也只是阶段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后继者们解放思想,加倍努力,脚踏实地地为创建一流的大学、培养(或者成为)一流的人才而奋斗!

    最后,祝黄达人校长安享晚年!你的功劳我们永不遗忘!



 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12月23日,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卸任,原副校长、中科院院士许宁生接任新校长。黄达人在卸任演讲中感情真挚,三度哽咽。他任校长10多年,做了很多大事,却念念不忘学生的“小事”;同时他最遗憾的是,在任期间没能解决好教师住房问题。

  黄达人是因年龄关系主动卸任的。宣布任免通知时,坐在台上的他一脸微笑。他的卸任演讲带着一贯的激情,感情真挚,他自己也三度哽咽,台下掌声不断。

  “这是我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时光。”黄达人含着泪水说。

  中大建校86年,共经历了20多位校长,黄达人担任校长时间之长,排名第二。师生们印象深刻,黄达人最突出的办学理念是:“大学是个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善待学生”等。对此他很欣慰,他说,很高兴地看到,在一定程度上这已成为中大的共识。

  与这些理念相伴,中大经历了与中山医科大学的合并,经历了珠海校区、广州大学城校区的创建等一系列“大事”。

  “大学是个学术共同体”,在黄达人看来,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并且应有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这几年,中大一直在努力营造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不断引进人才,给教师更多的宽容。近几年,著名学者甘阳受邀来中大担任博雅学院院长、高研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著名媒体人胡舒立担任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著名科学家蒋庆担任工学院院长……

  黄达人“善待学生”很出名,他经常出席学生的“小活动”。上个月波音公司在中大设立一个学生俱乐部,活动全程是学生操办的,但黄达人临时听说,竟然赶来了。“学生的事是大事,我听说了就要来。”

  “对学生无论做了多少事,我都觉得不够,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的,我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还是个老师。”卸任演讲中,黄达人说到此处再次哽咽。

  2007年,中大首度引入西方传统大学毕业礼仪,黄达人亲手为毕业的上万名学生颁授学位、毕业证书,并一一握手。也是从那年起,每年他都含着药片强撑着身体,给每个学生举行毕业典礼。

  今年7月,在典礼即将结束时,他特别“要求”增加一个讲话的环节。他感慨:“在仪式上,一次握手,一声问候,同学们让我摸摸脑门、拍拍肩膀,或者抱一抱、击个掌,无不令我感到中大大家庭的温馨。”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是黄达人以校长身份最后一次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

  任校长10多年,临别之际,黄达人心中还装着两件事:一是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二是如何对学生更好一些。“回顾自己的工作,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解决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上,做得还不够好,未能达到大家的期望。”仅仅凭借学校的力量还不能建设起能令大学老师安居乐业的住房制度,这让他心中对青年教职工充满愧疚。

  “我是中大人,中山大学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这是黄达人演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掌声经久不息。很多中大同仁走上来与他拥抱。

中大黄达人校长卸任 求其在中大的事迹介绍

2. 黄达 《金融学》精简版还是原版的好

个人觉得还是精简版的好,我们学过精简版的,好理解一些!

3. 黄达的《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有多大区别?

黄达版的《金融学》实际上就是《货币银行学》的新版,内容上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还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如下:
《金融学》是直接由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和1999年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教材的第二版发展而来的
内容和章节设计有极大的变动,不过基本内容的构成金融范畴、金融宏观分析和金融微观分析没有变化;
黄达的《金融学》比较基础,可以作为基础书先看下;
这两本书还是有互补性的,如果时间条件允许,这两本都可以学习。形成互补性。

黄达的《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有多大区别?

4. 黄达金融学第二版和第三版区别大吗

  区别不大,第三版调整了一下第二版的结构,增加了比如影子银行的内容。
  一、《金融学》(第二版)介绍:
  《金融学》(第二版)是对当前正在采用的《货币银行学》教材的重大改造和推进。目标是在继续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反映近年来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演进和金融学科建设不断取得的开拓性成果,以满足大步幅地提高金融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全书共分六篇。
  第一篇讲述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是进入金融学术殿堂所必需的基本准备。
  第二篇讲述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观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是当前金融发展的焦点之一,本篇专章讨论。
  第三篇讲述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破解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理解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不可分割地连结为一体的关键。
  第四篇讲述宏观金融,即货币对内、对外均衡和环绕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观点,注 意把独立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的理论思路纳入视野。
  第五篇讲述金融监管。
  第六篇是讲述不宜纳入以上各篇但又具有基础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金融理论。
  二、《金融学》(第三版)介绍:
  黄达编著的《金融学(第3版)》列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所要编写的五本教材之一。本书可作为教材用于大学本科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程;对于希望较为全面地知晓和把握金融基础理论和理论前沿以及金融领域热点问题的读者会有帮助。
  导论 金融学的内容、结构及演进
  第一篇 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篇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第五章 金融中介体系
  第六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八章 金融市场
  第九章 资本市场
  第十章 金融体系结构
  第十一章 金融基础设施

5. 黄达 金融学和金融学 精编版哪个更适合考研呢

考研用精编版的更适合,精编版没有那么繁杂,易理解,全版比精编版厚一些,如果是跨专业建议用全版,是本专业就用精编版就行的。全版的那么厚一大本,很多都看不完。考研得按招生单位的要求买书,都是看新版,因为银行学和经融学是新兴学科,随时间变化有的观点会和过去有出入,所以用09年的复习。

黄达 金融学和金融学 精编版哪个更适合考研呢

6.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旧中国,研究生教育非常落后,发展非常缓慢。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硕士生、博士生需在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究两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并经教育部复核通过,才能获得硕、博士学位。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战争状况(内战和抗日战争)各高校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无法实施博士生培养工作,只招收了少量的硕士研究生。从1935年至1949年,旧中国共举行9届学位考试,授予硕士学位232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但经历了坎珂曲折的过程。当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顺利时,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发展比较顺利,当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遇到挫折时,高等教育便受到干扰和破坏,发展不够顺利。   在此之前,中国主要立足于培养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研究生。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为主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主要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人才。但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了,如果仍然以学术型为主,毕业后就业就很困难,而且大多数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研究生结构要作调整,即保留一部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主要由研究型大学承担,大多数高校和专业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生,即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研究生。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在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早就有了,而且规模很大。如,1987年美国的硕士专业学位已达500多种,博士专业学位47种。2000年,英国就已经在33个学科开设了153个专业博士项目[2]。中国研究生专业学位发展历史不长,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讨论了设立专业学位的问题。1991年设置了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然后又设置了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将我国学位类型分为两类: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予方式也分为两种,即学术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专业学位按专业学位类型授予。标志着专业学位制正式建立[3]。1996年,国务院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设置目的、特点、层次、审批、培养、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搭建了稳定的制度平台。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有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以5%~15%的速度递增。2009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逐步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数量,在2009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减招5%~10%,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已达到24.67%。教育部还要求增招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将改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在职攻读学位为主的状况。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研究生教育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进一步转变。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两种形式,一是招收在职人员的非全日制学生,二是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学生。  为什么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对知识、科学技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二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愈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必须加快建设成自主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而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我国以往的研究生以学术型为主,大多流向科研、教育领域,而数以万计的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满足企业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三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高校扩招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导致供大于求,发展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减少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有助于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八个阶段,经历了与社会政治、经济“同甘苦、共患难”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它昭示高等教育与社会应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不应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应“突破”和“超越”“适应论”,高等教育应“回归认知理性、建设完善的学术市场”,否定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还有人主张大学要远离社会,远离市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4]。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切实际的。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八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是与社会现状相适应的,都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其中第二阶段的挫折,尤其是第四阶段“文革”的动乱,教育的“适应性”因而遭到了破坏,其它六个阶段由于社会呈上升发展态势,教育的“适应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因社会的存在而存在,不可能脱离社会、远离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能因为国家在某一阶段政治经济发生过偏差和失误而否定教育的适应性。教育的失误是由执政者和决策者的错误造成的。大学在某些方面可以“与社会保持张力”,可以具有超越社会和引领社会的功能,发扬大学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但大学不可能改变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政治体制和经济基础。大学应主动适应于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才有生存权和生命力。这是大学的外部规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按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如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发展等规律办学,应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而不能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这是大学的内部规律。因此,潘懋元教授关于高等教育的“两个规律”,即“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是完全符合客观现实的。

7. 金融学黄达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

有好几个理论呢,我想你在书上也看到了,首先就是古典利率理论,然后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模型。
几种理论可以好好看下。

金融学黄达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

8. 林志玲电影《101次求婚》放弃黄达时的背景音乐

你搜索一下是不是”say yes“或者“立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