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细则中,最引人注意的内容是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1011元.8.5×1011这个数有几

2024-05-10

1. 在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细则中,最引人注意的内容是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1011元.8.5×1011这个数有几

有效数字为:8,5.故本题选C.

在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细则中,最引人注意的内容是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1011元.8.5×1011这个数有几

2. 求 形势与政策论文作业:新医改的新思考

历经三年多的讨论和准备,又经过四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社会各界热切期盼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炉了,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新医改出台的背景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是百年难遇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最终蔓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危机,食品、药品的危机和公共卫生的危机是近年的又一焦点所在。频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都是对我国的严峻考验。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核心的“中国模式”越来越有感召力,而医药卫生改革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声。中国模式”的核心应该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而医药卫生改革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声。
	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医学模式,以竞争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商品化,以利润为导向、过度竞争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生态和资源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损害人们的健康。这样的发展模式,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可重复的。中国需要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升华出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新模式。
	一、新医改的基本框架
	1、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让百姓无病防病,有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医改明确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三年时间,到2011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也就是近期确定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第二阶段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医药卫生四大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以及药品保障供应体系等,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机制,以及科技、人才,信息和法制建设等在内的医药卫生配套体系。
	2、具体地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建立健全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我们过去的医疗卫生发展,虽然一直强调防治结合,但是事实上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发展。对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主要靠治病、靠吃药是解决不了健康问题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无病防病,治“未病”。因此,这次医改非常强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实现“平时少生病”,降低看病的支出。
	3、医疗服务体系,就是在城市基层各级各类医院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覆盖城乡的格局,特别强调加强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这一点也是针对我们最薄弱的医疗环节。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使百姓有医可就,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医疗保障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加大推广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而且还要逐步把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解决,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降低个人承担的医疗支出。
	4、药品保障供应体系,要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同时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规范药品生产流通,控制药品成本和流通费用,降低药品的支出。
	5、配套体系就是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系,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监管体制、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总之新医改着眼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公平地维护全民健康。
	新医改的优点:
	这次医改的核心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看病少花钱“平时少得病”,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说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婴幼儿作健康体检,再比如实施国家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农村妇女住院分娩,为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等,这样进行预防,使群众少得病。“得病有保障”,我们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得病看病以后,得到比以前更加高的报销比例。“看病更方便”,我们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并进行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再去医院,看病更加方便,看得更好。“治病少花钱”,通过我们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另外对医院进行改革,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这样使群众能够治病少花钱,减少个人支付的比例。
新医改的缺点:取得显著的成就(提高医疗水平),存在严重的缺陷(体制上)。“公益性缺乏和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悖,是目前医改的重大问题。”
  公益性缺乏是指政府投资少和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两大问题。中国卫生总支出只占GDP的4.7%。去年“两会”上有数据表明,现在老百姓看病自负的比例仍然超过六成。
	“在医疗领域导入市场机制留下很多后遗症,医院利润最大化。医院想的是怎么多赚钱”, 这些导致了医疗队伍逐利性强化,人文精神沦落。“我自己家人看病手术,都来咨询我要不要给医生红包。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些都是目前医改存在的缺陷。”
	改进的方法:
下一步医改应该怎么走?一是加强社会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增加医疗卫生投资,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二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强化社区医疗。
  现在社区医疗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导致病人都往大医院挤。其实合理的医疗资源分布状况应该是金字塔形的,有强大的社区医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大病再由全科医生转诊到综合医院,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去专科医院。但是中国目前却是倒金字塔形的,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早防早治”能为国家节省医疗投资,而早防早治的载体和重心就是社区医疗,真正搞好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才有可能实现医疗公益化。“一直搞大医院的建设,在现实的背景下,是不切实际的。其实社区搞得越好,对于大医院来说就越解脱。”

3. 新旧医改的区别,为什么实施新医改,新医改遵循的主要原则及内容!

新医改方案能给中国民众带来哪些实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天正式出台,作为中国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它能为中国内地广大民众带来哪些实惠?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的回答是:新方案实施后民众看病自付比例会降低,药价会大幅下降。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

  陈竺说,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将探索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指南体系 避免随意性,提高质量,同时引进卫生经济学概念制定既能体现技术含量,又与现有国力、基本医疗承受能力和公众的经济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的诊疗方案,逐步实现按照病种付费。

  他透露,明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投入还将增加,大病补偿的封顶线会达到城乡居民收入的六倍;新农合的补偿率可能从去年的百分之三十几,明年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陈竺认为,医改的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因为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矛盾问题比较集中;要体现公益性,就要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

  要实现这一目标,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要退出舞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大卫生系统下探索管办分开形式,建立有专家,政府,社保和民意代表参加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施行“优劳优得”的内部管理。同时实现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互动,建立社区和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制。

  陈竺强调:医院收入来自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诊疗活动补偿,也包括个人支付的一部分。坚持公益性就不能把创收作为主要目的。改革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意味着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会明显增加。

  陈竺透露,目前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在价格政策上尚未合理体现,某些高难度手术和医生出诊费应适当调整,何时和如何调整需具体研究。

  他说,要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给民众带来更大实惠。对于公众关心的儿童白血病,将考虑列入大病统筹,建立补偿保障制度,通过合理诊疗,控个费用,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在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内,能够实现基本医疗服务。

  在公共卫生方面,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均等化的服务,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预防接种、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等。

  陈竺称,目前国家卫生的总支出费用是每年一万一千多亿人民币,公共财政投入增加,使个人支出的比例已从最高时的百分之六十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几了。今后三年如每年政府再投入两千八百亿,  个人付费的比重就会再下降,这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会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陈竺指出,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新旧医改的区别,为什么实施新医改,新医改遵循的主要原则及内容!

4. 新医改政策的政策主体有哪些?

国务院于2009年4月6日发布新医改意见,从今年起,中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医改再一次明确了民营医院的“身份”。其中关于“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希望能帮到你,

5. 当前急需加强医改哪些重大政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出台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正确地解读新医改,把握其脉络,以正确地指导实践,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下面,就新医改政策谈谈个人学习实践的体会。
    一、新医改的迫切性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7)。企业改革和农村公社解体导致企业自保和人民公社合作医疗体制失去了基础。随之而来的城市改革中,1985年的城市卫生机构改革,总体上希望改变政府办医院的状态,出现了从“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到“不给钱、给政策”的承包制,导致医疗费用高涨。为配套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试点。第二阶段(1997~2002)。1997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0条)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重点建立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等,立足于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这阶段改革方向正确,但改革逻辑、主次矛盾突破、部门利益协调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造成改革缓慢。第三阶段(2003~2009)。2003年的SARS直接警示着我国严重落后的公共卫生体系,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大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应急救治体系等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同时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为突进方向,以扩大覆盖面的数量为重点,整体医疗运行机制不变。其中,2007年启动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今已达1.17亿人;2003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8.91亿,基本覆盖80%的农村居民。
    客观地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一直在改革中,方向也基本符合国情,但在着力点、政策协调性、整体性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上缺乏力度,改革进程缓慢,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反响强烈。
    二、新医改的先进性
    新医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医药卫生体系,用制度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庄严承诺,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
    1.全民可及。新医改提出三年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到2011年,中国不仅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基本达到医疗保险全面覆盖。虽然现在2.1亿城镇职工住院报销只70%左右;城镇居民报销50%左右;新农合报销38%;但已大大释放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只要进一步提高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水平,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就能提高保障受益程度,达到基本医疗的全民可及。
    2.公益性质。新医改的最大亮点是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我国的医药卫生改革的出发点。有些国家将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药产业,把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市场的商品,鼓励自由地选择。有人认为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甚至热衷于发展高新技术和特需医疗服务,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适宜技术视为弃履。实践证明,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公共产品没有排他性,还有外延效益,个人受益后也会给社会带来效益。公共产品应该由国家提供,保障基本,追求公平。反之就会出现价格竞争,有偿服务,导致部分人群受损。
    3.公平优先。卫生改革曾经历“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的时期,结果是过度市场化,导致改革的异化和失败。新医改是在总结20年来中国卫生改革实践的共识,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应该“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优先”的原则,既要注意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又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和维护公平的责任,消除不同阶层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促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4.以人为本。新医改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如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又面向卫生系统,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总体的目标是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降低总的医疗费用,有效减轻居民就医的费用负担,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新医改的复杂性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其两面性,尤其是医疗卫生改革,其系统性、复杂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覆辙了。对新医改,社会期望值很高,而不同人群的反应差异很大,甚至有人担心其会陷入“钱穆陷阱”。在政策的践行中,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探讨。
    1.卫生资源整合。新医改后,激起社会潜在的巨大就医需求。大医院“人满为患”不断升级。是继续做大医院规模的“蛋糕”还是适应不断出现的形势变化,盘活现有资源,与社区医疗机构联手,走联盟发展道路,需要相应的区域卫生规划引导。
    2.政府承诺到位。新医改方案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目前基本医疗仍未厘清;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关键———医和药置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量力而行,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回避政府的责任。
    3.医疗保障完善。现在无论是新农合还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保险越来越面临深层次体制约束,除了报销比例低、参保积极性不高、支付能力有限外,还存在行政区域切割、资源整合受行政管理制约、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药品少价格不低、叫好不叫座等问题。
    新医改牵动太多人的心。但中国改革的复杂性、多重性和长期性都预示着医改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更应理性看待新医改,适当降低高预期,重点关注其方向、体制、机制和具体配套措施。卫生系统的同志更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当前急需加强医改哪些重大政策研究

6. 目前,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哪些

目前,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是:
长期存在的基本医疗保障短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和“以药补医”等矛盾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相当突出。
同时,各地改革进展仍不平衡,一些地方医改政策和资金落实不到位,机制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扩展资料:

公立医院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也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要推进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完善内部机制,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二、要优先发展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服务9亿多群众,是上下联动的枢纽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中心环节。要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综合改革,提高县级医院看大病的能力。
三、要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诊疗流程,在全国推行惠民便民措施。
四、要着力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多样化的需求。
五、要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调动他们投身医改、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李克强:医改面临诸多挑战 看病难看病贵相当突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我网-李克强:深化医改要抓重点、克难症、下准药

7. 详谈你所了解的医改中2015年重点任务的配套改革内容及其对应措施?

一、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范围,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工作;
二、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三、落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
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制定公立医院章程试点;
五、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
六、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行“六统一”政策,理顺管理体制;
七、推进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八、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九、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等工作。

扩展资料:
医改重点工作主要是围绕基本建立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今年工作任务分为需要研究制定的文件和推动落实的重点工作两大部分。
一是需要研究制定的文件。制定出台的医改重要政策文件,主要包括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等14个政策文件,并明确了牵头责任部门。同时,为保证工作进度,对每个政策文件的完成时限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是需要推动落实的重点工作。主要围绕5项基本制度建设,提出56项具体重点工作任务。

详谈你所了解的医改中2015年重点任务的配套改革内容及其对应措施?

8. 目前,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哪些

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
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的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健康服务需求旺盛,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挑战。
二、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带来一系列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对社会共治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巨大。
三、疾病谱变化的挑战。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疾病,如肝炎、结核等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快速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疾病总负担的70%。
四、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更多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提出新挑战。

扩展资料:
一、“十三五”时期,基本医保参保率要稳定在95%以上。
1、推进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继续提高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改进个人账户,探索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相关工作。
2、进一步增强防大病、兜底线能力。
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3、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
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实行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力争到2017年,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二、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强基层、补短板。每个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重点增加儿科医疗资源。全面实施临床路径。
2、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培养一批全科医生。补齐儿科、精神、老年医学、护理、急救、康复等各类紧缺人才短板。
3、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能力。
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到2020年,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4、加快医学科技创新。
启动实施国家重大工程“健康保障工程”,实施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工程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