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是怎么收复台湾的?

2024-05-15

1. 施琅是怎么收复台湾的?

公元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将荷兰殖民主义者一举击败,收复了台湾,被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死后,其予郑经继任。此时,清朝的统治日趋巩固,全国统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时,郑经集团日益腐化,并勾结荷兰殖民主义者,妄图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里分离出去。公元1681年,郑经病死,次子郑克爽继任延平郡王,台湾处于“人人思危”、“众皆离心”的局面。
在这种形势面前。康熙皇帝启用爱国将领施琅再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命他收复台湾。施琅抱定收复台湾的决心,制定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喉”的进军战略。于公元1683年6月14日,率领大小战舰300余艘,水师2万余人,直取澎湖。在激烈的海战中。施琅身先士卒,勇猛杀敌,在右眼被铳击伤后,“以帕浸血”,“督战益力”。清军将士受他的鼓舞,舍生忘死,一举攻克澎湖诸岛,首战告捷。
康熙得知喜讯后,当即颁布谕旨,只要郑克爽集团回归,朝廷既往不咎,并从优叙录,加恩晋爵,施琅坚决贯彻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郑克爽等回归,一定“当即赦之”。郑克爽和冯锡范等台湾决策人经过认真思考,终于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表示愿意结束抵抗,使台湾回归祖国。
公元1683年八月十三日。施琅赴台湾进行接管丁作。他首先到郑成功庙中致祭,接着又发布了《谕台湾以安民生示》和《严禁犒师示》,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安抚民众,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尔后,施琅兑现了他的承诺,妥善安置了郑氏政权的全部人员,让他们各得其所,心悦诚服,至此,宝岛台湾在一度分离之后,再一次回到祖国怀抱。

施琅是怎么收复台湾的?

2. 应当如何看待施琅收复台湾之举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施琅率军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件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施琅,何许人也?《清史稿·施琅传》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从征广东,戡定顺德、东莞、三水、新宁诸县。芝龙归京师,其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十三年,从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击败成功於福州,授同安副将。十六年,成功据台湾,就擢琅同安总兵。”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我用十六个字概括一下,实际上就是施琅“先做明人,再做清将,又做明人,复做清将。”一些批评者认为,施琅反复无常,不值得歌颂,甚至认为施琅收复台湾,有为父亲、儿子、侄子报仇之嫌,因此,不应该拔高施琅。 我们不禁要问,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它推动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应该归结于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等细节问题。历史上从来没有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而影响后人对于“贞观之治”的评价。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大将施琅出兵台湾,一举收复,使大陆与台湾重归统一。这一历史事件,史学界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历史决策,是康熙帝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以后做出的。台湾郑氏集团拥兵自重、挟海自立,已经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与清政府的谈判中,多次提出“称臣纳供”、“世守台湾”、“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可以看出,郑氏集团此时已经不是要恢复汉族在中国的统治,而是要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这与当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初衷完全不同,已经不是满汉之间的民族斗争,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已经不是施琅报不报仇的私人问题,而是国家领土面临分裂的大是大非问题。战争的决策权已不在施琅,而在清政府的统治者康熙帝。这和施琅的个人品质没有多大关系。施琅在防止台湾郑氏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中,是有功之臣,这一点,毋庸质疑。 至于施琅在收复台湾以后,康熙帝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言论,这是与康熙帝的历史局限分不开的。在清政府收复台湾的二百年以后,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中,逐步认识到了台湾的重要性,于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任命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台湾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那种“大汉族主义”的历史观必须抛弃!

3. 应当如何看待施琅收复台湾之举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施琅率军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件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施琅,何许人也?《清史稿·施琅传》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从征广东,戡定顺德、东莞、三水、新宁诸县。芝龙归京师,其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十三年,从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击败成功於福州,授同安副将。十六年,成功据台湾,就擢琅同安总兵。”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我用十六个字概括一下,实际上就是施琅“先做明人,再做清将,又做明人,复做清将。”一些批评者认为,施琅反复无常,不值得歌颂,甚至认为施琅收复台湾,有为父亲、儿子、侄子报仇之嫌,因此,不应该拔高施琅。 我们不禁要问,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它推动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应该归结于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等细节问题。历史上从来没有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而影响后人对于“贞观之治”的评价。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大将施琅出兵台湾,一举收复,使大陆与台湾重归统一。这一历史事件,史学界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历史决策,是康熙帝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以后做出的。台湾郑氏集团拥兵自重、挟海自立,已经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与清政府的谈判中,多次提出“称臣纳供”、“世守台湾”、“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可以看出,郑氏集团此时已经不是要恢复汉族在中国的统治,而是要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这与当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初衷完全不同,已经不是满汉之间的民族斗争,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已经不是施琅报不报仇的私人问题,而是国家领土面临分裂的大是大非问题。战争的决策权已不在施琅,而在清政府的统治者康熙帝。这和施琅的个人品质没有多大关系。施琅在防止台湾郑氏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中,是有功之臣,这一点,毋庸质疑。 至于施琅在收复台湾以后,康熙帝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言论,这是与康熙帝的历史局限分不开的。在清政府收复台湾的二百年以后,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中,逐步认识到了台湾的重要性,于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任命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台湾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那种“大汉族主义”的历史观必须抛弃!

应当如何看待施琅收复台湾之举

4. 施琅坚持武力收复台湾,后来收复台湾的过程,大体上水到渠成!


5. 施琅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举驱逐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被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任。此时,清朝的统治日趋巩固,全国统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时,郑经集团日益腐化,并勾结荷兰殖民主义者,妄图脱离祖国。1681年,郑经病死,次子郑克爽继任延平郡王,台湾处于“人人思危”、“众皆离心”的局面。
鉴于这种形势,康熙皇帝启用爱国将领施琅再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授予他收复台湾的全权,施琅抱定收复台湾的决心,制定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吭”的进军战略,于1683年6月14日,率领水师2万余人,大小战舰300余艘,直取澎湖。在激烈的海战中,施琅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在右眼被铳击伤后,“以帕浸血”,“督战益力”。在他的带动下,清军将士舍身忘死,一举攻克澎湖诸岛,首战告捷。
康熙得知喜讯后,当即颁布谕旨,只要郑克爽集团回归,朝廷既往不咎,并从优叙录,加恩进爵,施琅坚决贯彻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郑克爽等回归,一定“当即赦之”。郑克爽和汤锡范等台湾决策人考虑再三,认为施琅确有诚意,并感于康熙皇帝“谕旨之恳切”,终于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请求纳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湾进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郑成功庙中致祭,接着又发布了《谕台湾以安民生示》和《严禁犒师示》,制定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尔后,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郑氏政权的全部人员,让他们各得其所,心悦诚服,至此,宝岛台湾在一度分离之后,再一次回到祖国怀抱。

施琅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6. 施琅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举驱逐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被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任。
此时,清朝的统治日趋巩固,全国统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时,郑经集团日益腐化,并勾结荷兰殖民主义者,妄图脱离祖国。1681年,郑经病死,次子郑克爽继任延平郡王,台湾处于“人人思危”、“众皆离心”的局面。
鉴于这种形势,康熙皇帝启用爱国将领施琅再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授予他收复台湾的全权,施琅抱定收复台湾的决心,制订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喉”的进军战略,于1683年6月4日,率领水师20000余人,大小战舰300余艘,直取澎湖。
在激烈的海战中,施琅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在右眼被铳击伤后,“以帕浸血”,“督战益力”。在他的带动下,清军将士舍生忘死,一举攻克澎湖诸岛,首战告捷。
康熙得知喜讯后,当即颁布谕旨,只要郑克爽集团回归,朝廷既往不咎,并从优叙录,加官晋爵,施琅坚决贯彻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郑克爽等回归,一定“当即赦之”。郑克爽和汤锡范等台湾决策人考虑再三,认为施琅确有诚意,并感于康熙皇帝“谕旨之恳切”,终于作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请求纳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湾进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郑成功庙中致祭,接着又发布了《谕台湾以安民生示》和《严禁犒师示》,制订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戴。
尔后,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郑氏政权的全部人员,让他们各得其所,心悦诚服,至此,宝岛台湾在一度分离之后,再一次回到祖国怀抱。

7. 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攻下台湾。对于今天有何启示?

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堡垒要从内部攻破,外忧内患的明郑残余政权,继续延续错误政策,郑成功其人也不是别人吹嘘的那样才德兼备,当历史需要消灭一件东西的时候必然会有其征兆,岛内争权夺势愈演愈烈,最终年幼无知的傀儡郑克塽即王位,是为多事之秋,~~~而早在此前施琅此人已被郑氏逼得走投无路,无奈降清,如果说施琅的背叛是历史的偶然,那么明郑政权的消失那就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可以造就很多施琅,而统一台湾只是唯一的结果
《推背图》第四十象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 
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 
生我者猴死我雕

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攻下台湾。对于今天有何启示?

8. 施琅是怎样收复台湾的?

施琅原来曾经就是郑成功的部将,而且还是屡次建功,骁勇善战的一位部将,那他又是怎么叛变投敌,投靠满清的呢?
那是因为施琅因为自己个人的怨恨将郑成功一个心爱的部将曾德所杀,被郑成功记恨在心,郑成功也并没有手下留情将施琅的家人,以及父亲兄弟都被其所杀,施琅也是在友人的帮助之下才逃离了这场祸患,投靠了满清。
康熙帝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满清王朝都是一顶一的厉害,平三藩,平葛尔丹,康熙二十年就更想收复台湾,于是采纳李光地的意见授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令他准备攻台。
而施琅不用说做为曾经郑成功的旧部,熟悉水战,也了解郑氏家族的内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而郑氏家族此时也出现了内乱,郑克臧与郑克塽因为争位发生了争斗,冯锡范毒死了郑克臧立郑克塽为傀儡,自己贪赃枉法,岛内民怨沸腾。
施琅到了厦门之后整理战船,练兵,兼工制造器械,使得原来没有的水师,变得井井有条。
施琅根据风向以及敌方防御情报,决定从铜山启航,趁着季风,直插台湾海峡,首先夺取澎湖列岛郑军防御最为脆弱八罩岛,以此为停航点修整点,并夺取澎湖列岛,使得台湾毫无防御可言。经过激战,施琅顺利的占领了澎湖列岛,台湾主将刘国轩乘小船逃到了台湾岛。
施琅加紧了对台湾的攻势,并且招抚郑氏家族,此时郑克塽面对满目疮痍也是内心一片恐惧,于是听取了刘国轩的建议,投降了满清王朝。
而施琅上岛之后,也并没有公报私仇,反而是对郑氏家族郑氏官兵安抚,从而郑氏安心,避免了再次生乱。
这也就是施琅收复台湾的全过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